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赵敏、张无忌——《倚天屠龙记》黎姿 吴启华 2.陈三元,程峰...
谈恋爱,去扯证。一个大红本本,不仅仅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里程...
一片哗然之后,尽管不少人认为这样的榜单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昂...
自掏腰包买文具给孩子过六一、慰问老党员,大学生暑期实践送文化下乡,修排水沟解决农家院倒灌问题,引进养殖项目、示范带头致富,土地沙化治理、黄河水直接...
修建村委办公室、更换新变压器、安装监控探头、挖池塘种藕养鱼、建设冬枣种植示范园、捐助爱心书屋、走访慰问困难户……由省委、省政府外事办公室派出的3位“...
在省国土资源厅“第一书记”帮扶的惠民县石庙镇5个村里,建起了葡萄园,每亩净赚1到3万元;规划了养牛场,每头牛净赚近3千;盖起了养鸡场,村集体有了收入,...
山东科技大学3位“第一书记”帮扶惠民石庙镇3个村,村民一直反映,“第一书记”来了之后,不仅改了村容村貌,还带来了致富项目,在村里种植杭白菊,一亩地的...
滨州学院3位“第一书记”帮扶的村子里,村民吃上了自来水,走上了柏油路,享受到了家门口的实惠,不仅是村貌变了,村民变了,村干部的底气也足了。
在省委政法委员会帮扶的3个村子,不仅有了环村路,还有了生产路;不仅有了健身广场,还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不仅村民走上了致富路,村集体也有了收入。在3位...
“村民观念的转变是‘第一书记’带来的最大的财富。”这是惠民县辛店镇樊家村村书记樊振才对“第一书记”的评价。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派出3名“第一书记”在...
在省高级人民法院帮扶的惠民县辛店镇5个村,“第一书记”们在村里建起了室内活动室,在村外整修了排涝沟,为合作社搭起了销售渠道,给大棚带来了种植经验,村...
在劳店镇和洋湖乡“第一书记”帮扶的13村,村民农闲时聚在小广场跳舞健身,坐在农家书屋看致富书,在自己家门口搭台唱戏,党员定期开会议事找到归属感。
6日,记者在省委、省政府信访局和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有限公司帮扶的13个村了解到,困难户得到“一对一”帮扶,重病村民得到了全村人的捐助,低保户住进了安置...
修大路、铺小巷、挖排涝沟、建人保服务站、种植苗木……由省委、省政府信访局和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派出的5位“第一书记”帮扶阳信13个村庄,经过一年半的建设...
3月份,省委省直机关工委3位“第一书记”帮扶的水湾镇3个村,从3月份到10月份,村风、村貌发生了令老百姓竖大拇指的变化,村里不再是坑洼老路,村里有了自己...
31日,记者在鲁东大学帮扶的无棣县水湾镇三个村里发现,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村子里垃圾统一回收、农村书屋图书馆样式管理;村里建起了电子阅览室、村头有...
“一个村的发展好不好,关键看党建工作好不好,两委班子能否聚拢民心。”佘家巷镇和埕口镇的“第一书记”们说出了同样的观点。在他们帮扶的村子里,过节慰问...
无棣县埕口镇张山子村闲置着几百亩的盐碱地和低洼地,多年没人理,没钱也理不起。今年3月份,“第一书记”带着资金和想法在这里建起了大棚,成立了齐鑫蘑菇种...
在省交通厅帮扶的佘家镇5个村因为几乎没有集体收入,被称为“空壳村”。村集体没有收入,任何项目都无法操作,“第一书记”来了之后通过研究确定了“实现集体...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喊了很多年的口号,“第一书记”们感触尤为深刻。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为了不让村民出门 “拖泥带水”,帮扶无棣县佘家镇和埕口镇...
9月25日中午12点,趁着吃饭的空,郭家庙村卫生室大夫高新文背上药箱去给本村38岁的瘫痪患者郭希庆做检查。十几年前的一场车祸让郭希庆左半边身体瘫痪,生活无...
丁立臣、刘庆明、王振江、李维田和迟建勇是省国资委选派到沾化县大高镇马家坊村、大楼村、穆家村、河东马家村和郭家庙村的第二批“第一书记”。东李村村民丁...
地里不种粮食,也不种冬枣,而是“租赁”出去种龙柏、种草莓、种葡萄、种甜瓜,在“第一书记”的帮扶下,沾化县不少村子的土地由家庭单干变为流转集约耕种,...
日前,我省确定了产业特色明显、重点项目突出的8个县(市、区)作为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其中包括滨州市沾化县。同时,沾化县也是我省“第一书记”的重点产...
众网记者在沾化县采访“第一书记”期间,发现了村子的很多“变”,其中村子的畜牧由散养变成了标准化的养殖小区,在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村集体的收入也大幅...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农民固守着传统的耕种饲养模式,解决了温饱却难致富。“第一书记”到沾化农村,带来“变”的思想,以农民为主体,调整产业,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