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富农记”6:好项目吸引青壮年回农村致富
2013-11-29 14:39:00 作者:纪学敏 季青云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提要]在省国土资源厅“第一书记”帮扶的惠民县石庙镇5个村里,建起了葡萄园,每亩净赚1到3万元;规划了养牛场,每头牛净赚近3千;盖起了养鸡场,村集体有了收入,引得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回到村里搞养殖致富,农闲时村民在办公楼前跳上了广场舞。“我们自己发展20年也达不到这种程度。”说起“第一书记”带来的变化,新马村村书记王秀明激动地说出了心声。
村头的养鸡场已经建好了外围墙
之前村里荒废的水湾被重新利用起来
昔日村里的臭水沟变成了一条景观带
养鸡养鱼,村集体告别“空壳”
今年7月份,在小王家和小徐家两个村流转了近50亩土地,在小王家村南建起了8排鸡棚,每亩地每年的租金也是按照1000斤麦子的价格算。鸡棚共投资900多万元,是惠民县一家农机合作社的股份,村里投资150万元。
14日下午,记者来到小王家村南头,8排鸡棚都已经打好外围墙,预计11月底完工,春节前正式投入使用。
“第一年,合作社给村里12万,小王家分8万,小徐家4万元。以后每三年按照10%的数额递增,算是租金,然后两个村分。”山东省地质调查院人事部主任,小徐家“第一书记”刘海峰在现场介绍,因为小徐家是一个只有40口人的小村,并且用的是小王家的地,两个村按照2:1来分。“这部分资金减去村民土地的租金,就是村集体收入,村里将告别‘空壳’。”
小王家村书记王尊庆告诉记者,“第一书记”不只带来了养鸡场,今年4月份,小王家废弃的芦苇湾也被重新利用起来,里面种了藕、养了鱼。
记者眼前的这片池塘深越1.5米,水面长度120米,水边是护坝的袋子。堤坝上砌上了绿化带用的菱形小砖块,岸边种着绿植,完全想象不到之前臭水塘的模样。 “有草鱼、鲢鱼、鲤鱼,在村西、村东北角两处,共6亩。” 山东省地图院助理工程师,小王家村“第一书记”王泽敏介绍,今年是第一年,水底环境还不是很适合种植藕,等到池塘成熟了,承包给村民,又能增加一部分集体收入。
像这样的鱼塘,在西庞村也有3个,共10亩。按照统一的标准,这3个臭水沟如今不只成了一条景观带,还将为村里挣来钱。
“第一书记”帮扶的5个村都绕着石庙镇,颜家村则位于石庙镇的最南部,相比较其他4个村最远,结合村里的实际,和村民的生产经验,在“第一书记”的引导下,在村北建了1000多亩地的苗圃种植基地,“其中有150亩是村集体的地,减去村民土地的租金,每年村集体收入大约18万。”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颜家村“第一书记”曲义说。
除此之外,“第一书记”们还在进行手工业和其他项目的考察。“我们来了之后了解到,冬季妇女都闲在家里,做手工可以让她们在家挣钱。而一些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半年才回一次家,照顾不上家里的孩子和老人,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项目,把他们吸引回来。”徐品表示。
“‘第一书记’真让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马村村书记王秀明竖着大拇指激动地跟记者说,不仅是村里规划好了,还有了致富项目,村民出门也精神了,附近村子的村民都眼馋坏了。“让我们自己再发展20年都达不到这种程度。”
在省高级人民法院帮扶的惠民县辛店镇5个村,“第一书记”们在村里建起了室内活动室,在村外整修了排涝沟,为合作社搭起了销售渠道,给大棚带来了种植经验,村边建起了蔬菜水果交易市场。自从有了“第一书记”,这5个村里的村民个人增收了,村集体也将告别“空壳村”历史。
“村民观念的转变是‘第一书记’带来的最大的财富。”这是惠民县辛店镇樊家村村书记樊振才对“第一书记”的评价。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派出3名“第一书记”在辛店镇帮扶10个村子,10个村子统一步调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带领村民发展大棚项目致富,原本保守的农民思想慢慢开始解冻,与时代发展相融合。
在省委政法委员会帮扶的3个村子,不仅有了环村路,还有了生产路;不仅有了健身广场,还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不仅村民走上了致富路,村集体也有了收入。在3位“第一书记”的引导下,村民的小日子越来越好了。
滨州学院3位“第一书记”帮扶的村子里,村民吃上了自来水,走上了柏油路,享受到了家门口的实惠,不仅是村貌变了,村民变了,村干部的底气也足了。
山东科技大学3位“第一书记”帮扶惠民石庙镇3个村,村民一直反映,“第一书记”来了之后,不仅改了村容村貌,还带来了致富项目,在村里种植杭白菊,一亩地的收入是种植小麦的5倍,村民都愿意跟着“第一书记”致富。
责任编辑:宋静涵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更多新闻:
- 滨州花生油现榨现售主打"放心"牌 是否真正放心2013-11-29 10:31:00
- 滨州供暖管网加入"臭味剂" 防止用户恶意放水2013-11-29 08:12:00
- 滨州市200余个路面监控探头监控市区路面2013-11-29 08:11:00
- 大众网联合博兴交警 开启"慎用远光灯"公益活动2013-11-29 14:18:00
- 山东消防总队长马先宏来滨指导工作 慰问一线官兵2013-11-28 20:53:0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