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滨州新闻

沾化刘家村第一书记杨镇 打造"市级生态文明村"

2013-05-20 15:18:00    作者:马雪蕊 王金成   来源:鲁中晨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沾化;刘家村;第一书记;生态;文明村
[提要]“现在俺们村可好了,原来村里的路不下雨不好走,下了雨直接就是没法走啊,自从杨书记来了,俺们的公路也修起来了,路宽了,生活也好了。”还没进村,沾化县泊头镇刘家村的村民,66岁的刘云发老人说起了村里近两年的“巨变”。

  

  

  “现在俺们村可好了,原来村里的路不下雨不好走,下了雨直接就是没法走啊,自从杨书记来了,俺们的公路也修起来了,路宽了,生活也好了。”还没进村,沾化县泊头镇刘家村的村民,66岁的刘云发老人说起了村里近两年的“巨变”。

  给村里带来这些“巨变”的正是市物价局派驻沾化县泊头镇刘家村第一书记杨镇。上任后的杨镇抓班子带队伍、推动村内公路建设、新上一台200KVA的变压器,解决了村内电压不稳,给村民造成生活不便的问题、加大村内垃圾整治力度,村容村貌变化明显、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学习先进经验,为增加村集体收入找路子……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切实给村子村容村貌村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媒体记者 马雪蕊 通讯员 王金成

  “如今俺们进门不沾泥儿了”

  杨镇上任后,在走访了解村情民情基础上,深入了解群众所想、所急、所需,了解村干部对村内发展的一些意见建议,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任期目标责任书》。在调研中杨镇发现,刘家村大部分街道又脏又乱,下雨天道路泥泞无法进出,这也是走访中所有群众反映最急迫、最强烈的问题。杨镇告诉记者,之前刘家村是镇上唯一没通路的村。一到下雨天,孩子上学都得家长帮着孩子推自行车,孩子自己根本就推不出去。而结婚的碰上下雨天,婚车都得推着出去。买东西的出不去,卖东西的进不来,给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

  为切实解决村民“出行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杨镇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研究公路建设。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得到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帮助下,制定了《刘家村公路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召开两委和村民代表会议,选出了修路领导小组,并成立了理财小组。保障了村公路建设中的集资捐款、修路清障、砍伐树木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中为修路共砍伐修路两边树木570余棵,这也充分表现出了广大村民舍小家顾大家,顾全大局的观念。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切实带动村民把村里的公路修起来,杨镇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2000元第一个为村路修建捐款。这大大激发了村民修路集资捐款的热情。最终,村里为修路集资捐款创出新高,达到15万元。在修路时村民讲得最多的便是“杨书记人瘦了,也晒黑了,真是为刘家村着想”。

  在杨镇的带领下,村内共修建了“三横四纵”主路,18条胡同道全部硬化,共2600米。为搞好路边沟衬砌,杨镇协调同学关系,赞助7万余块水泥砖块,用于公路路边沟的衬砌2100米。今年冬天的大雪,因怕对公路造成伤害,杨镇亲自带领群众清扫公路积雪,以后则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随着公路的硬化及路边沟靠公路侧的衬砌全部完成。彻底解决了村民雨天出行一身泥,学生上学车骑人,出行难的问题。如今“俺们进门不沾泥儿了”这句话已经成了刘家村村民的口头禅,走到哪里他们都要说一说。

  为方便村民去地里劳作,杨镇特意为村民建设村北头高标准生产路。两边挖条排水沟,下管子并衬砌,防止下雨后出现积水,路面铺炉渣。彻底解决了原来进出下地干活,下雨后深的地方到小腿肚子,需要淌水这一情况。

  村容、村风变化明显

  杨镇来到刘家村后,针对多年来延续下来的村庄规划混乱,村内生活、生产等基础设施薄弱等情况。首先加大村内垃圾整治力度,村容村貌变化明显。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提升村庄环境卫生水平。清运垃圾160余方,净化了村庄。公路修好和衬砌完成后,为提升村内环境卫生,修建了3个垃圾池,设立了7个垃圾箱。实现垃圾集中存放,并有专人负责清理,解决了垃圾随地乱扔的坏习惯。

  建设好活动场所,村“两委”办公条件显著改善。先后帮助建设了96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和28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搞好室内装修,新添置写字台2张,大小沙发各一套,铁制文件橱3个,课桌13张,椅子18把及扩音器一套。极大地改善了办公条件,使党员群众有了活动场所。

  新上一台200K V A的变压器。解决了村内电压不稳,给村民造成生活不便的问题,节约资金近4万元。关于这一点,村民告诉记者,去年夏天他们可是深有体会,“过去用电高峰,电压不稳,电风扇转不动,电视两边不满屏,自从换了变压器,彻底解决了这些存在的问题。”村民高兴地说道。搞好村内绿化、美化,栽种冬青、垂柳和白蜡树550棵;对村内院墙初步进行整修粉刷,面积达6000平方米。提升村内亮化工程。近期将安装路灯10盏,方便群众生活。完成200余平方米的群众健身广场。

  提高全村社会公德水平。包括:孝敬父母、尊老爱幼、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等。红白喜事本着既办得好,又节约的原则,不大操大办,又让村民办好。

  杨镇说道,自从村里公路和路边沟的衬砌修好后,村民们不仅维护好公路,村内各条街道的卫生,不乱扔垃圾,柴草不随意乱放。还教育自家孩子不乱写乱画。尤其是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每天都是打扫得干干净净,保持环境卫生整洁。“而且村里买上小轿车的也是越来越多。”杨镇高兴地和记者介绍到,“可以说刘家村村容、村风、村貌状况已发生了明显变化,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体工作也由三类村提升为一类村。”

  下一步,帮扶工作由输血改为造血

  杨镇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刘家村现有人口522人,党员28名,村干部4名,耕地面积628亩。村民主要以种植冬枣为主,辅以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该村经济基础薄弱,属于工作薄弱村。村内无工副业,村集体经济来源主要是土地承包,集体负债5万元。

  杨镇便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学习先进经验,为增加村集体收入找路子。先后带领村“两委”成员和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到惠民县皂户李镇,实地观摩了苗木基地建设、食用菌养殖、家禽养殖等特色产业。到下河乡、冯家镇、古城镇、大高镇搞得好的村庄进行学习取经,让群众实实在在看到身边出现的致富带头人,学习他们的经验做法。到滨州龙盛农业公司和滨州天宝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公司学习冬暖式蔬菜大棚先进技术。把滨城区三河湖镇王素先村市派第一书记王皓请来介绍经验,实地查看了刘家村情况,拓宽村集体、农民增收渠道,做好土地流转文章,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增加村集体收入。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杨镇准备在现有冬枣基础上,发展沾化二代冬枣,增加农民收入。打造刘家村的冬枣品牌,增加村集体收入。结合刘家村紧靠海天大道,穿过徒骇河大桥直通泊头镇,具有交通便利的自然优势。进行招商引资,做好土地文章,来增加村集体收入。目前,已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下一步将实施对土地的流转,建设符合刘家村实际的致富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

  杨镇还准备在今年将刘家村打造成为“市级生态文明村”。聘请专业人员搞好村内公路两侧标语和宣传画的设计,在村内主要街道画好宣传图片,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政策。提升村内亮化工程,安装路灯,方便群众生活。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内电网结构已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用电需求,电线乱拉乱扯杂乱无章,将村内低压线路改造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使其与村容村貌和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体。目前已列入改造范围,即将开始改造。“在村里这一年多来,看到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打心眼里高兴,而村民带给我的感动,也让我更加鼓足了干劲。”杨镇望着刘家村日新月异的变化高兴地说道。相信在杨镇的带领下,沾化县泊头镇刘家村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宋静涵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