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信息智能“扫一扫” 当心二维码背后的风险

2013-05-14 10:45:00    作者:张贞辉   来源:鲁中晨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扫一扫;二维码
[提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二维码应用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如今,二维码不只应用在查询促销信息、团购消费、在线视频等传统领域,甚至街头小广告也用上了二维码。但在当前二维码全面崛起的背景下,借助二维码传播恶意网址、发布手机病毒等不法活动也开始逐渐增多。

  晨报滨州5月13日讯 (全媒体记者 张贞辉 报道)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二维码应用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如今,二维码不只应用在查询促销信息、团购消费、在线视频等传统领域,甚至街头小广告也用上了二维码。但在当前二维码全面崛起的背景下,借助二维码传播恶意网址、发布手机病毒等不法活动也开始逐渐增多。

  13日上午,记者来到渤海国际内的中信科技广场,记者采访多家售卖电子产品和进行软件服务的商户。“二维码?不就是用手机一扫描就可以出现很多信息吗?”一家做电脑维修的商铺老板说。在记者询问是否知道二维码生成原理时,商铺老板说:“我不知道,知道怎么用不就成了?”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数市民对于二维码的了解知识仅限于如何用终端设备进行扫描,而对于二维码的应用及原理并不清楚。

  二维码之所以会发生恶意吸费、诈骗等行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生成方式简单,内容无人监管。目前网络上有大量的二维码软件、在线生成器方便人们制作二维码,几乎不存在制作门槛。二是暗藏木马等病毒。一些不法分子会将有毒或带插件的网址生成一个二维码,对外宣称为优惠券、软件或视频等,以诱导用户进行扫描。三是消费者防范意识不足。部分消费者出于好奇,看到二维码后,往往马上拿起手机拍一拍、扫一扫,却忽视了安全问题。殊不知,一旦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的应用中染有病毒,那么安装到手机中就会遭遇麻烦;如果扫描的内容是被挂上木马的网址,则有窃取消费者手机通讯录、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的风险,甚至被乱扣话费、消耗上网流量。

  为使消费者在畅享二维码便利的同时降低安全风险,中国消费者协会特别提示:一、安装二维码检测工具。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后,会自动检测二维码中是否包含恶意网站、手机木马或恶意软件的下载链接等安全威胁。二、养成良好的二维码使用习惯,不盲目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建议消费者选择来自安全可靠渠道的二维码进行读取,一般通过知名公司生码平台所生成的二维码优惠券、公开发布的广告中的二维码,不易被篡改替换。三、手机二维码在线购物、支付更要谨慎。目前,部分网站上线了二维码支付通道,扫拍媒体广告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实现购物和支付。但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支付功能时,一定要保持警惕,看清网站域名,不要轻易点击反复自动弹出的小窗口页面;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如果用手机和银行卡绑定,不要在银行卡内储存过大数额的资金,避免发生连锁反应。

宋静涵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