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科企“杂交”顶起杂交小麦种业

2013-04-01 17:07:00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杂交小麦 杂交 种业公司 小麦产量 处女地
[提要]中种集团以资金入股,小麦中心以知识产权入股,两股力拧成一股劲  由于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未开发,杂交小麦种业潜力巨大。还使杂交小麦走出国门,在多个国家进行新品种试种实验  合作远比预想顺利得多。

  赵昌平在麦田里查看杂交小麦。北京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中心供图

  北京、海南、云南……春节至今,虽然北京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中心(以下简称杂交小麦中心)主任赵昌平一天都没闲着,但他非常开心:小麦中心与中种集团合作成立的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自2011年10月成立以来,业绩骄人:不仅在国内实现了杂交小麦的快速示范和推广,还使杂交小麦走出国门,在多个国家进行新品种试种与示范。

  仅仅成立一年多的小麦种业公司势头为何如此强劲?“这主要得益于它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企合作模式与运作机制。”赵昌平说。

  杂交小麦种业

  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在研究领域处于领先的中国种业,如何抓住机遇,抢占先机

  据赵昌平介绍,杂交小麦被认为是今后小麦产量大幅度提高的首选,也是国际上农业高技术和现代种业竞争的焦点之一。然而,由于小麦基因的复杂性,它的杂种优势利用一直是世界性科学难题。世界主要国家的玉米、水稻、油菜和蔬菜种子分别实现作物杂种化,杂交小麦是世界上唯一尚未开发的最大种业。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科学家对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的重大发现,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在国际上率先取得重大突破。

  在此基础上,历经20余年攻关,赵昌平团队首创了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成功培育出能够大面积生产、示范、推广的杂交小麦品种,实现商业化。业内专家一致认为,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的创建,是我国小麦育种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成果,使我国杂交小麦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自从我们国家杂交小麦取得突破以后,现在世界上其它国家,尤其一些发达国家和强势的跨国公司,立马又将杂交小麦列入小麦科学的重点任务加以攻关和研发,并且也非常迫切地寻求与中国的合作。”赵昌平坦言,已经有过好几家国际知名种业公司曾亲自找上门来提出合作请求。“他们给出的条件的确很诱人,但最终都被我们一一回绝了。我还是希望能和我们国家自己的种业公司合作。杂交小麦种业是一块未经开发的‘处女地’,我们在研究领域已处于领先,种业就应该抓住机会紧紧跟上,占得先机。中国杂交小麦种业的崛起将会成为我国高技术种业走向世界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和种业科技核心竞争力。”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科研人员“身动、心也动”了

  中种集团以资金入股,小麦中心以知识产权入股,两股力拧成一股劲

  由于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未开发,杂交小麦种业潜力巨大。据初步估算,预计全球可创造市场价值300亿元/年, 国内市场可达50亿元/年。

  赵昌平很清楚,科研育种上的突破只是为杂交小麦种业打开了一扇大门,要想真正壮大发展必须强强联手,推进科企合作,走产业化道路。

  这一点,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层也很早就意识到了。

  “虽然之前我们从未涉足过小麦杂交种业领域,也知道会承担较大风险,但我们更看重未来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冰川说。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考察之后,北京杂交小麦中心与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决定采取企业、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共同入股的方式组建公司。

  “公司由中种控股,他们以资金入股,小麦中心和科技人员则以知识产权等形式入股。”赵昌平说。

  以往科企合作,较为普遍的是采取“身不动、心动”共用合作模式。这个模式主要是指科研人员工作单位、身份、待遇等保持不变,还是留在科研单位为企业开展育种工作,由种子企业一次性或每年提供科研育种经费,双方约定按比例共享育成品种的收益。这次的股份合作模式则完全不同,是“身动、心也动”。科研人员直接进入新成立的种子企业开展育种,原单位身份和待遇保持不变,育成品种归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所有,并根据股权收益进行分红。

  双方都认为这是建立深层次产学研合作的一次模式创新。“以资本为纽带,将两个单位捆绑起来,紧密融合,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了互利互惠、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极大地调动了科研资源流动的积极性。”田冰川说。

  科企“杂交”优势凸现

  科研成果与产业转化高效对接

  初步建立杂交小麦商业育种体系。同时,还使杂交小麦走出国门,在多个国家进行新品种试种实验

  合作远比预想顺利得多。运行一年多,公司就已经初见成效。

  目前,在北京顺义、房山、通州、大兴、平谷各区县设置了一批杂交小麦大面积示范区,列入“北京名片”工程,在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新疆、云南等地分别建立杂交小麦示范展示田和新组合鉴定试验田,初步建立杂交小麦商业育种体系。

  与此同时,杂交小麦也开始走出国门。2012年“巴基斯坦杂交小麦技术援助与试验示范”被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正式立项为对外科技援助项目,并在巴基斯坦试验示范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当地对照增产幅度达到了30%—50%,深受当地种子企业和农户的欢迎。2012年8月,公司与巴基斯坦著名的农业公司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同时,公司还分别与荷兰、印度、尼日利亚和乌拉圭等国家建立联系,并安排了杂交小麦新品种试种实验,为中国杂交小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奠定了重要基础。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企合作实现了科研成果与产业转化和技术推广的高效对接。”赵昌平说。

  田冰川说,以企业为主体,并在一开始就对股权和公司治理结构作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同时就在研发、生产、营销等环节该怎么决策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些都为之后的顺利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双方互相信任,并且都能有足够的平台发挥优势。比如,科研人员能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多培育出好的品种;企业人员能够充分发挥市场营销优势,把好品种能推广出去。”

  谈到公司的未来,赵昌平和田冰川都信心满满。他们认为,双方的合作模式比单纯的科企合作更深入了一步,标志着我国杂交小麦育种技术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阶段。

  “中国种业要振兴,最终一定是要走上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这样看来,此次的合作具有开创性意义。”赵昌平说。

宫超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