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起航滨州港 > 新闻报道

滨州港2×3万吨级码头今日开航运营 北海扬帆起航

2015-06-26 08:12:00    作者:李默   来源:滨州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主枢纽城市;盐渍地;航程;黄蓝;新使命
[提要]1994年7月,国家计委批复滨州港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在潮河口建设两个1万吨级码头,另在套尔河内退海十几公里处建设两个3000吨级泊位。2015年是北海新区和滨州港建设的关键年,也是滨州港由建设向运营转变的突破年,滨州港开航运营被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

  迎着清凉的海风,让人神清气爽;听着海浪奏出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看着从蔚蓝色的海洋深处驶来的巨轮,感受到一个城市的世纪变幻;矗立在身边的高高的作业高台,支撑着一个世纪之久的发展期盼!

  4座巨人般的龙门吊正做好运营准备,一排排集装箱整齐排列……而远处,西防波堤的硕大身躯已经浮出水面,与东防波堤毗邻呼应,像两条长臂去拥抱蔚蓝色的大海。千百年的苦苦期盼,数百年的上下求索,数十年的呕心沥血之后,滨州深水大港,将于6月26日正式运营通航。

  从百吨泊位到万吨大港,历经半世纪探索

  滨州的港口建设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1969年,山东省交通厅青岛海运局开工建设东风港,于套尔河西岸建设两个500吨级泊位,1971年该港正式投产,为省属地方港口,以出口原盐和进口建筑用砂石料为主,另有少量杂货。

  1991年5月,惠民地区行署设立港口建设办公室,专门负责港口建设工作,同年7月,经山东省计委批复同意建设的滨州港2个3000吨级散盐泊位在套尔河东西两岸动工兴建。1991年末及1992年初,为争取把陕北神木煤炭出海港址放在滨州港,省政府分别在滨州及北京召开“神木煤炭出口港滨州港路方案”两次大型专家论证会。

  1993年10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成立山东省滨州港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副省长李春亭担任组长,调配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全力备战滨州港各项工程建设。

  1994年7月,国家计委批复滨州港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在潮河口建设两个1万吨级码头,另在套尔河内退海十几公里处建设两个3000吨级泊位。1995年,国家批复滨州两个万吨级的“一盐一杂”泊位,一个盐业专用泊位、一个杂货泊位。1997年3月,航道整治关键工程导流防沙堤工程开工建设,滨州拟建设万吨级码头。

  2005年2月28日,滨州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对加快滨州大港建设进行了专门研究和部署,提出航道疏浚、商港、渔港、造船、油盐化工“五位一体”的总体工作思路,采用建设套尔河西引堤跨越拦门沙直接进入深水区的办法建设万吨级大港,滨州港获得了新生,从此滨州港跳出内海,走向深蓝,拉开了万吨级大港建设序幕。

  2005年底,组建了正县级规格的滨州市港务局(2010年1月,更名为滨州市港航局)。2006年2月,滨州市港务局注册成立了滨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具体组织实施滨州港建设。2006年,《滨州港总体规划》作为地方一般港口由滨州市政府批准实施。2007年,滨州市政府确定了“以港兴市”的战略,强力推进滨州万吨级港口建设。

  2010年,滨州市委、市政府紧抓“黄蓝”两区历史发展机遇,把滨州港确定为全市一号工程,全力推进。并成立滨州北海新区和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真正拉开了北部沿海大开发大发展序幕。滨州港疏港公路、防波堤一期工程、防潮堤一期工程、2×3万吨级码头及附属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同年12月1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将潍坊港等3个港口确定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批复》,将滨州港提升为地区性重要港口。

  北海新区成立以来,广大建设者牢记历史使命、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和全市人民的期望,以北海开发为己任,舍小家、顾大家,迎难而上干事业,扎根北海谋发展,通过不断加大投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基础配套逐步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配套工程加速推进,起步区形成了“九横十八纵”总长182公里的主干路网框架,西防波南延路、纬二六路、东港六路贯通;设计总库容5000万方的北海水库实现正常供水运营;山东焦化暨滨州港供水工程总投资1.7亿元、全长24.9公里,日供水能力达到10万方;区域内投资2.15亿元的10kV智能配网已初步形成;投资1.6亿元的2个110kV变电站建成投运;投资9.34亿元的2个220kV输变电站工程正在建设之中,计划2016年建成投运;第一供热中心建成投运,起步区实现集中供热;总投资8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各构(建)筑物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总投资7200万元的垃圾处理场正在建设中。同时,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楼,北海第一实验学校、北海实验幼儿园等建成投用,村村通公交、村村通校车运行畅通,为滨州港建设及园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了强的大承载能力。

  2012年,疏港路工程、防波堤一期工程建成,2个3万吨级码头主体完工,四座25吨级、变幅达33米门座式起重机安装完毕。

  2014年,为了进一步加快滨州港建设步伐,实现政企分开,滨州市委、市政府进行了重大战略性调整,组建了新的港口建设指挥部,并在原滨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通过资产重组、增资扩股组建成立滨州港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统一协调和管理港口建设。同年,滨州港务集团与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2×3万吨级码头。同时,市委、市政府成立“加快北海开发推进领导小组”,举全市之力建设北海。

  2015年是北海新区和滨州港建设的关键年,也是滨州港由建设向运营转变的突破年,滨州港开航运营被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滨州人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海港梦。从此,滨州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滨州港也必将成为黄河三角洲上最璀璨的明珠。

  依托综合优势,建设高效生态现代化国际综合性港口

  滨州港位于渤海湾西南岸、套尔河入海口,处于环渤海经济圈和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连接地带,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规划建设的重要港口之一,是济南都市圈惟一海港港口和最近的出海通道,是山东对接京津冀重要的港口。

  滨州是国家级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以滨州港为中心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运输网络已经形成,津汕高速、荣乌高速、滨德高速、205国道、220国道等干线公路贯穿全市,70公里疏港一级公路、58公里滨海大道两大疏港公路已经建成通车,打通了港口与内陆便捷出海通道。随着滨港铁路、济滨高速、德龙烟铁路、黄大铁路、济滨城际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连接华东、华北、中原地区的主枢纽城市框架正在形成。

  坐落在北海新区的滨州港腹地跨三省八市,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万人。经济腹地为山东滨州、泰安、淄博、德州、聊城、济南、莱芜等地市及河北东南部地区。滨州港腹地内土地、石油、溴素、海盐等资源丰富,这里不仅是胜利油田的主采区之一,还是全国四大盐业基地之一,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盐化工业发达,是山东省石油化工、盐化工的集中地,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每年油品、液体化工品、盐化工、矿石运输量巨大。与龙口港、青岛港、莱州港相比,货物从滨州港运送至济南的陆路距离分别缩短163公里、156公里、146公里,大大降低腹地企业运输成本,直接拉动鲁中、鲁西南、整个山东的经济发展。

  滨州海岸线长240公里,有滩涂面积156万亩,潮上带面积150万亩,负10米浅海200万亩,其中荒碱地133万亩,是中国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为港口及临港产业等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土地资源。

  海港港区规划建设各类泊位120个,形成深水码头岸线42.5公里,港口用地约57.5平方公里。近期目标是建设2个3万吨级(结构预留5万吨级)通用散杂货泊位、3个5万吨级(结构预留10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和3个5万吨级(结构预留10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年设计吞吐能力2000万吨以上;中长期规划建设原油、液化、煤炭、集装箱、件杂货等3-20万吨级泊位120个,打造亿吨以上区域性综合港口,为滨州实施北部沿海崛起战略,深度推进“黄蓝”两区开发建设打造强力引擎。

  探索现代建港模式,演绎大港“后崛起时代”

  滨州港立足自身综合资源优势,学习全国各大港口先进的经验,按照“边建设、边运营,边磨合机制、边培育市场”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和建设方向,发挥后发优势,与周边港口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积极寻求互利共赢的战略性合作经营伙伴,实行大开发、大运作。

  2014年,滨州港务集团与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合作,将利用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及资源优势,助力滨州港的开发建设,为滨州港今后的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按照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长久的、全方位的、多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在港口码头、现代物流、临港产业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2015年1月15日,合资公司滨州港青港国际码头有限公司注册成立,2月25日双方股东派出的部门经理以上管理人员全部到位,公司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初步完成,各项规章制度已基本制订完毕,船舶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基本制订完毕,全力为运营工作做好准备。

  市场开发方面,前期将首先启动集装箱业务,与青岛远大均盛船务公司、中海海运青岛公司等船公司均已达成合作意向。散杂货业务,已经与多家单位建立了联系,预计全年吞吐量在100万吨以上。2015年1月26日、2月11日、5月7日,“德群隆”“金顺海2”“远大和谐”号船舶相继顺利试靠泊滨州港2个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

  在滨州港加速建设与快速崛起的同时,港区腹地内山东北海台湾科技产业园、北海经济开发区欧洲产业园、山东北海生物科技产业园、山东北海循环经济产业园、北海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山东北海韩国工业园等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直接带动了大量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有力推动了以港促产、产业兴城的港产城联动的良性循环。

  举全市之力建设北海

  北海作为滨州市“黄蓝”两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承载着“实现‘六个翻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造一个新滨州”的重要历史使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别是201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做出了“举全市之力开发建设北海”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北海提出了“两年苦干、三年成形、五年崛起北部产业新城”的总目标,并将滨州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谋划为“建设北海新城、实现产业新城崛起的十年”,将北海开发摆在了前所未有的制高点。

  在全市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北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面向黄蓝两大国家战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依托滨州港,对北海这片广袤而珍惜的土地深入谋划、科学分析,站在全国乃至国际角度定位北海,决定实施“两线作战,板块推进,大力进行港产城一体化建设”,加快临港产业、生态科技、循环经济、现代渔业四大特色板块快速崛起,建设“港产城一体化、海陆空立体化、科工贸群体化、商居游整体化”北海“新四化”,将北海打造成为集创新创业、生活休闲、产业升级的生态科技未来新城。

  港城联动、港产联动,港产城一体化,形成北海和滨州港唇齿相依的发展关系。今天通航能力和泊位设计已经能让滨州港的龙头昂起,深水大港的规划思路让滨州港已经远离千吨级泊位的时代,开创万吨级和十万吨级泊位的“建港新时代”。新建成的2个3万吨级通用散杂货码头,位于17公里引堤的尽头。海港港区东、南两条防波堤已经建成,西防波堤主体结构已经完成,整个工程堤身全部合龙出水,双堤环抱格局已经形成,初步搭建起了亿吨大港的框架。

  滨州港通航,开启滨州面朝大海转身发展的新时代

  在渤海湾畔这片沉睡了几千年的盐碱地上建设现代化大港,不仅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更是在创造着滨州的未来。面对黄河三角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空前机遇,以及“一路一带”崛起的新时代,作为对接京津冀最近出海口的滨州,只有以港口为引擎,面朝大海转身发展,才能登上21世纪经济发展的快速列车。

  在滨州,黄河以南几个县区积极融入山东经济腹地,率先崛起,而受困于历史遗留的闭塞,黄河以北县区守着240公里长的海岸线和大面积的滩涂、浅海、未利用地,却没有创造出明显的海洋经济效益,仍然走在摆脱欠发达的奋斗征程上。

  滨州北部丰富的盐渍地和滩涂,开发利用不会占用国家基本农田,不会触及国家18亿亩土地红线,在整个环渤海地区,甚至中国东北部再找不到如此宝地。就拿北海来说,拥有22.7万亩建设用地,29.6万亩未利用地及大片的滩涂,这一巨大资源,与港口共同构成一种新的资源体系链,形成面向大海发展,对接京津冀,融入“一路一带”的重要资本要素。

  面对北部广阔的未利用地资源,面对“一路一带”发展红利,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滨州只有选择打开北部出海通道,让背部广阔的土地、交通、区位优势变成生产要素,让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于此,才能激发超越发展的新活力。而北海经济开发区作为滨州对接京津冀,融入“一路一带”的海上北大门,其战略位置不言而喻,这也正是市委、市政府将滨州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谋划为“建设北海新城、实现产业新城崛起的十年”的原因所在。

  依托滨州港,开拓北海面对京津冀、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新征程

  北海土地资源丰富,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广阔且集中连片,可以说是中国沿海地区绝无仅有的布局大型项目的地区。面对这片黄河三角洲地区绝无仅有的“宝地”,如何依托滨州港让其催生出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是北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在深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地因港而贵,产借地而落,城因产而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北海经济开发区与滨州港联袂发展,将港、产、城三大要素按照现代社会发展逻辑进行优化排列,探寻到了一条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之路。

  港产城一体化与海陆空立体化、科工贸群体化、商居游整体化,共同构成推动北海经济发展的“新四化”。“新四化”向犹如四驾马车,拉动北海奔跑在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上。

  围绕“北海新四化”目标,初步确定北海战略定位:依托滨州港、立足环渤海、协同京津冀,引领鲁西北,占位“黄蓝”经济区,打造具有引领和带动效应的产业发展新一极、沿海生态良好宜居地,形成参与环渤海地区乃至全球竞争协作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最终把北海建设成为创新创业、生活休闲、产业升级的生态科技未来新城。

  有了滨州港这个龙头,北海大气魄创新创业,在谋划现代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上下功夫,像拉皮筋一样,将产业链最大限度拉长、增粗,让产业纵向链条式延伸,横向扇面形辐射。

  在产业发展上,北海经济开发区着力培育全产业链式的循环经济体系,打造国家级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重点以轻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为依托,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使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内部循环体系,使园区内企业建立相互依存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重点开发赤泥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力争建成产值过千亿元,集生产、研发、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此外,把旅游业作为未来北海发展的重点产业,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在建设的方方面面把实现旅游作为谋划设计的目标,打造工业旅游、城市旅游、科技旅游、海洋旅游综合体。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滨州港的发展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征程。我们坚信,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滨州人民发扬建港过程中形成的“迎难而上、百折不回”的奋斗精神;“敬业自强、干则必成”的实干精神;“敢闯敢试、敢走新路”的创新精神;“心系事业、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滨州港一定会汇聚成蓬勃向上、昂扬向前的发展力量!

  滨州港的明天更加美好!

  (本版撰稿:王青 娄延峰 高枫)

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李丽娟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无觅关联推荐,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