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西纸坊④:十房九空残垣断壁 老方台何去何从

2016-08-31 09:1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杰 王君彩

  编者按:9月27日,第二届中国古村镇大会将在滨州盛大开幕。这让位于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则街道的西纸坊村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因为大会闭幕式要在这里举行。也因此,纸坊村在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内,每天都经历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即日起,大众网策划推出"看见西纸坊"系列报道,用镜头和文字带您一起领略纸坊村的历史变迁和新生,感受时代走过沉淀下来的精神物质文化财富,见证滨州在古村镇保护和活化中所做的努力和所展现出的文化自信。

回忆往事——刘杰摄影

  刘杰 王君彩

  近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给城市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亦如此。而在西纸坊村的老方台,时光好似静止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土坯建造的房子和院墙,两扇木栅栏用石柱一固定就成了大门,但却少了那个年代的热闹和生机。

邻里相谈——刘杰摄影

  村子里多数院落久无人居长满了荒草,随处可见历经风雨依旧伫立的残垣断壁,在村子里转悠一圈见到的几乎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跟老人们闲聊,他们只知道村里在大张旗鼓的搞建设,并不知道即将召开的古村大会是什么,也不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些。

久无人居住的院落里长满荒草——王君彩摄影

  在张增科家里采访时,他跟其余几位村民正在讨论村里开发建设的事情,他家的房子是划入第一批改造修缮计划名单的。夫妻俩只有一个女儿已经出嫁,他们生活主要是靠外出打工和卖树,基本没有种地的收入了。"老了老了,也不想走了。"王秀叶说,现在这里还有三四十户村民居住,如果要搬迁最愿意在村里找个地方再建所房子。

  西纸坊村一位在外工作生活多年的张先生很支持政府开发老方台。"开发好,但不能打破原来的风貌。"张先生说,老方台如果不改造只会越来越破败,政府搞开发肯定是出于保护老方台的目的。他希望政府替百姓考虑到位。

一处只剩下门墙的院落——刘杰摄影

  今年71岁的张增学是西纸坊村的老书记。他告诉记者,村里90%多的人都去了新方台,只剩下一些老人。有人居住的老房子能够及时修缮,其余的大多没人管了,倒的倒、塌的塌,迟早会变成一片废墟。回忆以前,张增学说:"那时候真穷,有自行车的人家就是好人家,出行就靠步行,点的煤油灯,有事需要联络人都靠打钟。谁会相信农业机械化,有电灯电话啊。农村发展到现在这样已经可以了。"

木栅栏做成的大门,能拦住什么?——王君彩摄影

  "开发是个机遇。现在村里水电重新改造,安装了网线,还通了天然气。"记者问到村里搞开发建设时张增学这样说。他告诉记者,最近这段时间村里没有闲着的人,都投入到村里的工程建设里了,在家门口干活挣钱,村民对老村开发的态度也由一开始以为说着玩转变为抱有很大希望。

依旧有人居住的老房子——王君彩摄影

  "现在很多老人也理解了,年轻人更理解了。"西纸坊村村委书记张海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搬迁完全自愿并且有补偿,古村大会过后就会着手解决老方台村民的安置问题,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村里现在但凡有劳动能力的,等老村建好了都可以去打工,增加收入。"张海波说,古村大会和老方台的开发一定会给百姓带来更多的益处。

  

  看见西纸坊①:洪武二年建村 几经易名定为"纸坊" 

  西纸坊村位于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则街道,地处黄河滩内,滩涂开阔,林荫遮天。村内家家户户的房屋都建在高几米的土堆上,土堆俗称方台,所以人们习惯称呼老、旧村庄为老方台、新方台。 

  看见西纸坊②:黄河滋养粮丰林茂 真正"北国小江南" 

  今年的7月中旬,记者漫步在西纸坊村,到处还都是黄土路,筹备用于大会的工程已经开工建设。空气中流动的是股股清凉,深吸一口浑身都舒爽,这得益于村子内外栽种的满满的树木。其实最初村内外并未种植这些树,都是传统的粮食作物和果木,因为是黄河滩区,每年的收成很好。后来随着年轻人的外出,渐渐地种树的人家越来越多,就成了现在到处林荫遮天的样子。 

  看见西纸坊③:洪水20年一围困 家家户户垫方台

  母亲河黄河哺育了华夏文明,但每隔数十年就会发生大的水患。为抵御洪水,勤劳智慧的村民们将房屋建在几米高的方台之上,这成为西纸坊村的一大特色。每座方台都是一锹一锹的土累积而成,倾尽了筑台人的心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丽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