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宫文学
中央和省委、市委以超常规的动作抓扶贫,对“精准”的要求越来越高、标准越来越严,层层传导压力,传递了对脱贫攻坚工作一抓到底的决心,释放了从严从实抓“精准”的强烈信号。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多次主持召开脱贫攻坚会议,并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几乎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足见脱贫攻坚在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的位置、在全党工作中的份量。今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集中研究破解贫困之策,并强调了“四个坚持”,第一个就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在“7.26”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明确提出精准脱贫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的新部署、新要求,8月初召开高规格的脱贫攻坚推进会议,刘家义书记提出了“八个精准”的明确要求,并特别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拿出真招实招硬招,向最难处聚焦聚力”。这实际都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再定位、再部署、再动员。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虽然脱贫减贫速度不断加快,贫困人口数量越来越少,但“精准”的难度越来越大、越往后越难的扶贫特征日益明显。尤其是剩余的9154户、1815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占37.7%,因病致贫、失去劳动能力者占多数。这些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需要各级各部门做出更大的努力。按照今年的脱贫任务目标,1.8万贫困群众要在现行标准下脱贫,也就是说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509元、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但是,我们的农民群众还有很多生活不富裕,离小康生活还有差距,有些甚至脱贫还不稳定,还会有部分群众因病、因年老体弱返贫、致贫,扶贫开发任重道远。一方面,贫困是动态的,一部分群众脱了贫,还有一部分新识贫、返了贫;另一方面,脱贫的标准是相对的,每个村都会有些生活不富裕的群众。对此,市委市政府要求我们探索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所以,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宫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