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百年枣园:老枣树成就新产业 村民轻松赚大钱
2014-09-24 08:24:00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提要]23日,“两区一圈”看滨州——首届中国网络媒体滨州行采访团来到滨州市邹平县码头镇百年圆铃枣园,时值枣熟时节,一簇簇红彤彤的枣压弯了树枝,一声声清脆的竹竿打枣声格外动听。在现场,采访团亲身感受着枣农丰收的喜悦和村里好政策带来的实惠。
散落一地的圆铃枣
枣农爬上树梢打枣
忍不住摘一颗枣尝尝鲜
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大众网滨州9月24日讯(记者 纪学敏)23日,“两区一圈”看滨州——首届中国网络媒体滨州行采访团来到滨州市邹平县码头镇百年圆铃枣园,时值枣熟时节,一簇簇红彤彤的枣压弯了树枝,一声声清脆的竹竿打枣声格外动听。在现场,采访团亲身感受着枣农丰收的喜悦和村里好政策带来的实惠。
码头镇邵家村是百年枣园的所在地,村头一块刻有“百年枣园”的石碑在提醒大家已经来到了枣园。采访团抵达时,正赶上王素珍一家在打枣。“种枣树省事,不像庄稼一样操心。”王素珍告诉记者,她家种植枣树已有20年的时间,现在一共7亩枣树,有200多棵。“平均一亩产量1000斤以上,现在鲜枣的价格在5块钱左右。算算一年比种庄稼每亩要多收3000多元呢。”说着王素珍高兴得合不拢嘴。
记者发现,品质好、卖相好的枣被装到了统一的包装袋里,进行统一销售。剩下的发蔫、不好看的也没有被扔在现场,而是被收在了袋子里。据介绍,这些枣虽不能做鲜枣卖,还可以处理成干枣进行销售。这是村里形成的产业链的一个环节:春天枣树开花时节制作枣花蜜,秋天丰收时节鲜枣采摘,后期再制作干枣,尽可能的利用好每一粒枣,为枣农谋利益。
码头镇邵家村不只以百年枣园著称,还有一段与赵匡胤的典故。据解说员介绍,相传宋代皇帝赵匡胤未登基之前,曾路过此村,喝过村里的井水,吃过村里的铃枣,就流传下了“皇井”和“御枣”的说法。如今,村里最老的枣树已有近400岁了,依然每年结果,并且品质出众,似乎就是托了传说的福气。如今全村以种植圆铃枣为主,共有枣树6000余株,年产枣50万斤,其中最多的每株产鲜枣可达320斤。
邵家村78岁的杨惠源告诉记者,他小时候村里就有很多枣树,50年以上的、百年以上的都不少,“家家户户种枣树,现在大家都沾了枣树的光,政府给卖枣,都发财了。”杨惠源提到的就是2009年成立的“邹平县金码圆铃枣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一购进低毒无残留的生物农药,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质量管理,统一使用商标、产品统一包装销售,做到产销一条龙,消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也使得圆铃枣的品质不断优质化、商品化,有效确保了圆铃枣的产品质量。
责任编辑:李丽娟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