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君彩
责任编辑:李丽娟
大众网滨州6月12日讯(记者 卢志强 通讯员 仇娜)自"两学一做"活动启动以来,滨北街道办事处各党部、支委积极作为,全办上下着力"精准", 按照"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工作要求,把开展"两学一做"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两学一做"正成为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申家村最近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挖了鱼塘,上了光伏发电,村集体的收入指日可待。申家村是滨北街道办事处11个区定贫困村之一,该村既不靠近工业园区,又不靠近主干公路,不存在任何占地及经济收入,是典型的村集体"空壳"村。今年4月,在滨北办事处及社区努力下,通过第一书记扶持资金5万元实施了总装机容量7千瓦、年发电9100瓦的光伏发电项目。作为村集体经济新载体,这个项目将于今年6月底正式并网发电,按照每度0.98元电费计算,村集体年收入近万元,加上早期的湾塘改造项目实现村集体年收入4万余元,当年就能甩掉贫困村的"帽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滨北街道社区干部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多次下村入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从项目考察到安装基地考察,真正地做到"精准"扶贫。
像申家村这样的市区级贫困村在滨北街道有19个,街道党委、政府积极决策,力求用精准扶贫检验两学一做的成效,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大户带动以及借鉴脱贫典型案例等措施,把扶贫政策落在群众的田间地头,切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党组织书记在一个村(居)、社区里,处于政策落实中的主导地位、组织实施中的指挥地位,更能起到先锋引领作用。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堤口刘村党支部书记刘新全就有了回村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想法。经村集体同意,刘新全流转了村北260亩土地,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盖起了果蔬种植大棚,还养上了蚂蚱。目前,养殖的蚂蚱已到了收获期,13个大棚采收1800多斤。大棚养蚂蚱一年能养5茬,一斤能卖到20多元,预计13个大棚仅养殖蚂蚱一项年收入就达20余万元。"我回村发展,目的就是带动起村里人致富的积极性。"刘新全说。如今,刘新全的目的达到了,村里闲散的劳动力都成了他的员工,不仅能拿到土地流转费用,还能上班领到工资。
滨北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普在为全办党员干部讲党课时强调,"党员干部要带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深厚的群众感情、扶贫的重点任务,平时多往贫困群众家里跑一跑,多深入田间地头问一问,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打好脱贫攻坚战,依靠的不仅仅是技术、资金,更重要的是人心,通过两学一做,全办党员干部真正团结在了一起。
通过党建扶贫双促进,滨北街道办事处的脱贫步伐走得愈加笃定。目前,滨北街道办事处正着力实施特色农业、光伏项目、休闲旅游等精准扶贫的举措,依托"六个一"工作机制,项目带动、企业帮扶、领导帮包、第一书记、包村干部帮扶的全方位脱贫,将每一笔扶贫资金都用到刀刃上,力争让每一个扶贫产业项目都结出硕果。
初审编辑:王君彩
责任编辑:李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