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胤:"用好"古村需要创意 用最小损失获得最大效益

2016-09-28 22:5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君彩 王亚明 苏建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家住建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德胤主持大会闭幕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家住建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德胤接受大众网专访

  大众网滨州9月28日讯记者 王君彩 王亚明 苏建军)传统和创是相对立的,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传统古村落?大众网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家住建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德胤。他说,古村保护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把现代生活的舒适性,把人们对自由审美的需求,添加到传统村居中。怎么"用好"古村需要好创意,市场会推着你不断的去创新,用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效益。

  第二届中国古村镇大会闭幕式在西纸坊召开,由罗德胤主持。这是他第一次来西纸坊,参观完西纸坊村的乡村活化项目后,感觉挺好。他说,传统民居被大量闲置,原因之一就是住着不舒服,没有现代化的东西;其二人们观念上认为它代表贫穷和落后,百姓有了钱、有了能力就会抛弃老房子。房子不用就会迅速衰败,如何得住的舒服,高级有品位,更有审美感觉,西纸坊村传统民居的活化基本达到了这个目的。

  罗德胤认为,怎么用老房子、老家具,让它们在现代生活中找到立足点,这是当下传统民居面临最大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全国都在做尝试。他评价,在这一点上,西纸坊村利用古村镇大会的机会,为大会做了贡献,也利用大会宣传了自己,"总体很好。细节上看有赶工的痕迹,但我们不能求全责备,慢慢会有提高,短时间内能做出来花了很大力气。"

  据罗德胤介绍,乡村保护的意识和认识,学术界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探讨,村落是有价值的,半世纪前就有学者关注村落价值。扩展到国家高层政府的认识是在2012年9月份,国家住建部成立了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开始评选古村落,开始意识到村落的重要性。到目前为止,评选出的国家级传统村落全国有4100个左右。国家从政府层面重视,带动了社会公众的认识和保护。

  目前,社会层面对村落的认识和保护集中在中产阶级,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来追求文化认同感,他们出国看到了外国人对传统的认知和重视,想到我们中国人也应该重视自己的传统。中产阶级的城市生活会找补传统的东西,在精神生活上对它们产生需求。这是一个从专业层面研究到国家政府重视,再到城市中产阶级需求,最后回到乡村的过程。罗德胤说,如何普及这种认识和保护,很多组织都在努力,包括举办古村镇大会,一方面是对滨州本地的宣传,另一方面也是向本地市民的一种宣传。

  罗德胤说,古村保护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把现代生活的舒适性,把人们对自由审美的需求,添加到传统村居中。不同的地方实现起来不一样,不同的设计师实现出来也不一样,所以创意很重要,怎么"用好"古村需要好创意。保护是刚性的,但"用好"就需要动脑筋,不是理科那么简单可以计算,"用好"上没有经验,特别依赖人的创意,需要人们用最小的损害实现最大的创意。

  古村落保护和发展还面临运营的问题,古村保护、维护需要成本,要自己养活自己,还要有利润。就一个民宿来讲,怎么扩大入住率、提高单价等等,这都需要考虑和创意。如果做不好就亏本,然后没人干了,受损害的还是古村落。另一方面,古村落的宣传推广也需要创意,两个村子的水平差不多,但宣传做不好,效果就会差很多,宣传推广也需要文化创意。除去传统的做法,新媒体可以降低宣传成本,还可以通过策划事件、搞节庆活动,让大家能够大规模的关注到这里。所以,古村落保护不光是技术、原理,还需要很多创意,才能获得最大的支持,生存下去。

  罗德胤说,在实现创意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雷同,因为创新会扩散,可能会有别的地方仿效,但后来的村庄一定要在前者的基础上找出创新,这样才能活下去,作为业主必须不断的琢磨怎么创新,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这其中的总原理就是,市场一定会推着你不断的去创新,用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效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