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徐明月
滨城区政务服务大厅自助服务区
大众网·海报新闻滨州10月30日讯(记者 卢志强 孙佃潇 通讯员 李荣新)今年5月,滨城区被确定为山东省“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试点后,紧扣“重点项目1对1,便民服务360”服务品牌,大力开展“一窗受理”、“分类审批”、“自助服务”“政务24小时不打烊”、“窗口无否决权”“好差评”等服务,对窗口设置、审批流程作“减法”,自助设施、便民服务做“加法”,初步实现了审批效能优化提升,市民对审批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交换共享平台为市民提供了便捷
“一窗受理”精简审批程序,优化流程再造
10月21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滨城区政务服务大厅看到,市民正有条不紊地办理业务,环境井然有序。
记者了解到,滨城区在政务服务大厅消除窗口领域概念和部门事项区别,设置8个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16个业务审批窗口、1个综合出件窗口和1个帮办代办窗口,精简压缩前台人员数量1/3,让更多的技术人员充实到后台审核审批中。受理窗口按照统一收件材料标准,审批流程的时间压缩,减少了市民的等待时间。
同时,根据“一窗受理”改革发展需要,滨城区将原来的5个分类科室整合为市场发展、项目建设、社会事务3个审批分中心,对审批事项做到综合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确保了群众递交申请更方便明了,审批流程更科学规范。
滨城区行政审批局营业执照打印终端机
记者了解到,滨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的审批减法要求,对审批事项进行“颗粒化”梳理,力求将每个事项都设置在最小单元上运行,制定出新的审批规范与标准,取消“兜底性”条款申报资料。截至目前,全局151项行政审批事项审批办理实际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52.3%,依法核减提交材料51%,实现了审批时限、提交材料平均“双减半”。
项目建设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滨城区政务服务大厅对审批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对建设工程审批事项采用“一项一档”、“拿地即开工”、“重点项目一对一全托化”审批模式进行审批,通过“并联审批”、容缺预审、模拟审批等措施,构建了“一次申请、一窗受理、材料内部传递、部门并联审批、全程限时办结”的链条处理机制,提升了项目建设标准化操作流程,大大压缩了审批时限,一般项目审批时限由200天以上压缩至65天到15天不等,对企业减负助力十分明显。例如,近期,滨州鑫谊热力三供一业、城建工程项目按照滨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要求,须尽早完成相关项目的立项手续审批工作,滨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了解滨州鑫谊热力公司的相关需求后,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项目批复,保证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市民在自助办税服务厅有序排队
提服务改设施,对市民服务“只做路标、不当路障”
审批服务是营商环境的“窗口”,滨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推行了“说yes,不说no”和“好差评”反馈机制,让市民体验“被尊重”式服务。滨城区政务服务大厅还规定工作人员统一工装、挂牌上岗,每周两次晨点例会,窗口人员对市民服务“只做路标、不当路障”。
为提升服务水平,滨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不断推出各种人性化惠民举措。记者了解到,在社会民生中心,审批事项共45项,该中心本着“便民全方位、服务零距离”的服务宗旨,换位思考,把市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把实事、好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例如,在今年7月份的教师资格认定中,采访社会民生中心在全市首次将“服务窗口”搬进滨州学院,实行上门服务,为2019届应届毕业生的教师资格认定提供上门服务,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同时,帮办代办中心还围绕全区重点项目和群众需求,实行“重点项目一对一全托化”模式,采取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方式,利用业务熟悉、流程清楚、协调方便的资源优势,快批快办,使市民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
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滨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还不断改善基础设施,让市民享受真正的便捷。记者在滨城区政务服务大厅看到,自助服务区、多媒体互动终端、自助查询机、企业登记自助办理终端、社保医保查询设施、24小时存储云柜、取号机等设备排列有序,服务导询标识、自动售货机、饮水器、免费复印,SIM快递、报纸图书、雨伞、药箱、充电台等便民利民设施和物品一应俱全,受到市民点赞。在“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配备了自助申报一体机等设施设备,并整合进驻了社保、卫健、民政、金融、缴费等方面自助终端,为市民自由选择时间、延伸服务时间提供了便捷。
市场发展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滨城区政务服务大厅利用“互联网+”优势,大力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业务,便捷且高效。推行“全程电子化”后,企业登记当天完成,企业开办5个环节(企业登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社保登记、涉税办理)压缩到2天以内。同时,借助政银合作银行成熟的服务体系和强大的客户群,已在渤海18路农行、市西便民服务中心等网点投放2台自助设备,将政务服务端口前移。今年9月份,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率已达到91.7%。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办事市民少跑路。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徐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