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丽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领域的追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渐渐成为社会流行的热点,围绕“禅宗”、“禅修”等佛教文化的民间活动也日益兴盛。即便如此,很多人对于“禅”的释义并不太了解,甚至有一些误读。因此,本文着意澄清一些基本的宗教常识,以免盲目热捧和跟风炒作,反而产生某些副作用。
禅修并不神秘,与西方心理学有着共通之处
虽然在历史教科书中记载,佛教自古以来是由域外传来的中国第一大教,但大部分人对于佛教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吃斋念佛”的阶段。禅是什么?禅修是什么?很多人说不清楚,甚至有人将“禅修”和“灵修”混为一谈。事实上,佛教中的“禅修”一说更应该叫做“禅定”、“坐禅”。禅定是佛教“三学”“六度”之一(注:“三学”是戒、定 、慧;“六度”为施度、戒度、忍度、精进度、禅度、慧度),即是要修炼成佛,必要寂静其心,以免散乱。
禅定的关键在于入定,通俗来说,就是集中注意力——这是我们从小到大都耳熟能详的话——上课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但实际上,怎么集中注意力这个问题,很多人到成年后工作后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所谓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而指向和集中就是衡量注意力是否集中的两个重要维度。指向性表现为对同一时间众多刺激的选择,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既可能是在多种刺激下的难以取舍,也可能是难以排除干扰因素所带来的困扰。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注意力训练,而佛教中的禅定也即是一种训练模式——通过长时间的打坐,调整呼吸方式,让人静下心来。
禅修
禅修也有个正确问题,习之不当可能致病
凡事皆有两面性,注意力的控制也有两个方向,如果控制得当,高度集中注意力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解决问题,更加思辨地看待问题,有着明神醒脑的功效。但如果控制不当,则可能引发幻觉,甚至致病。
武侠小说里经常能看到习武之人因为练功不当,进而经脉乱行走火入魔的描述,这种情节在心理学研究中并非空穴来风。如果人的注意力过度集中,或者集中不当,兴奋和抑制失去平衡,也会导致心理畸变、精神失常。而在禅宗及其所奉行的经论中,有一部分极有价值的遗产,就是关于禅病的揭示。从南北朝时编译的《禅要秘密治病经》到唐代问世的《楞严经》,中有《起信论》等,都有关于行禅致病的记录。早先称作“禅病”,后来叫做“着魔”。轻则幻视幻听、疑神疑鬼(因为传统的修行常常伴有饮食上的控制,长期的饥饿也会影响人体知觉系统),重则身心扭曲,甚至自杀杀人、违法犯罪。这些书籍和记录既是佛教文化思辨性的体现,也警醒着修禅者,切忌用力过度,伤神伤身。但这种思辨却被当下的“禅热”所忽视,在民间禅修活动中,鲜有人知道禅修不当可能带来的隐患,以及如何在日常的修行中规避和化解。
如何做到科学修禅、理性修禅?
严格来说,禅是佛教中的特定概念,须依法适度而行,但如今的“禅”已经被大众化了,更多的人追求的不再是“坐禅修界”,而是希望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求个清净,所以各种“禅修班”“禅修训练营”盛行。但滥用就可能出问题,在参差不齐的禅修活动中,怎么能做到不流于形式?科学修禅、理性修禅?
其实并不难。凡事都讲究平衡,修禅也要做到“内外兼修”。内在上,注意适度,不要过度集中,过于投入和追求结果都容易引发心理偏执,从而导致身心疾病。外在上,要注意对禅修者的正确引导和心理疏导,尤其是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的群体,表现出社交恐惧和障碍的人群,更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日本曾有过相关统计,理工科的人遁入空门的比例更高——背负着较高的社会压力、对自我有着更高的精神需求、缺乏适当的疏导渠道,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何近年来高校尖子生、职场精英们更加热衷于修禅减压的活动。
社会上的禅修班
青年一代是社会的栋梁,也是未来。曾经有一首革命老歌叫做《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但当今的社会,已经不再是通过革命来释放热情和证明自己的时代。这颗“火热的心”又该何处释放,也是整个社会都需要思考的命题。恋爱问题、就业问题、家庭问题……这些看似私人的问题,一旦变成普遍问题,也就成了社会问题。所以,既要鼓励年轻人多学习科学知识,多关注自身生理心理的健康,也要学习运用科学思维,对事物持有批判性思考,不仅仅是在禅修中做到科学思辨,在各种为人处世中都要做到科学思维。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多一些正确引导,多一些纾解渠道——多关爱年轻人,多为年轻人解决实际问题,重视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别让这颗“火热的心”无处皈依。
(P.S. 如果您对佛教、禅宗、禅修感兴趣的话,推荐阅读《禅,禅宗,禅宗之禅》一文,对于佛教中的“禅”之本意有更多解释,另外推荐阅读《中国禅宗通史》一书,杜继文、魏道儒合著。)
本文章系中国反邪教网独家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禅修也要讲科学
--------------------------------
专家介绍:
杜继文:1930年4月生,祖籍山东青岛。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1年至1963年在南京佛学研究班学习,后任教于内蒙古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佛教哲学及佛教史研究,代表著《中国佛教史》(合著)、《宗教词典》(佛教教义部分)、《中国禅宗通史》(合著)、《气功与特异功能解析》等;另有论文数十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