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瑞波: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让城区不再看海
2017-02-25 18:11:00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提要]近年来,滨州每逢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市内多条道路甚至某些居民小区都会不同程度出现内涝、雨水倒灌等现象,给广大市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困扰和不便。为此,滨州市监察局副局长、市政协常委牛瑞波建议,加强统筹规划,扩大绿色覆盖,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滨州市监察局副局长、市政协常委牛瑞波
牛瑞波接受大众网采访
大众网滨州2月25日讯(记者 纪学敏 卢志强)近年来,滨州每逢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市内多条道路甚至某些居民小区都会不同程度出现内涝、雨水倒灌等现象,给广大市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困扰和不便。为此,滨州市监察局副局长、市政协常委牛瑞波建议,加强统筹规划,扩大绿色覆盖,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牛瑞波介绍,城市规划不够科学、基础设施滞后、应急管理粗放都是造成汛期内涝的原因。城市建设的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城市规划编制中对防灾、减灾、备灾等研究不够,对突发事件的应对缺乏周密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以排水系统为例,虽然年年挖年年建,但排水系统只能勉强抵御‘一年一遇’,碰到‘五年一遇’就吃紧。”牛瑞波说。灾害预警、应急管理尚未真正成为城市公共管理部门的日常事务,政出多门,预案不全,信息不畅,效率不高。
面对“治水方式”之困,国务院办公厅已于2015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的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了一种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的智慧治水新思路。
何谓“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的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 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海绵城市’理念已经在不少城市得到了成功的实践,就我市来说,现已建成中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以及新立河、秦皇河、张肖堂干渠等水系,我市已获全国园林城市称号,这些与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是完全契合的。”牛瑞波告诉大众网记者。
如何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呢?牛瑞波建议,首先要加强统筹规划。市规划部门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相关专业规划时,要遵循低影响开发理念,科学划定统筹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科学编制“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指导海绵城市建设有序开展。科学编制海绵城市相关规范标准,规范建设行为。
同时,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的基础上,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通过 政府购买服务酌方式,在海绵城市建设资金筹集方式上由政府单一渠道向社会多渠道筹资转变。
“一方面保护和恢复原有的河湖、湿地等具有集水涵养功能的自然‘海绵体’, 另一方面是通过科学规划打造人工湿地、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人工‘海绵体’,就地蓄留和消化雨洪。”牛瑞波介绍,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生态图景。党委、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重视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媒体、网站、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海绵城市的宣传力度,增强海绵城市建设意识,让市民更加理解并支持海绵城市建设。
责任编辑:宫文学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