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市以“三心工程”托起心安城市温暖底色

2025-03-27 09:15:3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记者 韩金枝 通讯员 魏佳 韩彬 滨州报道

  在范公故里、鹤伴山下,一座以“心安”为底色的城市正书写着新时代的民生答卷。邹平市卫生健康局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以滨州市“心安城市”建设为契机,聚焦群众心理健康需求,创新实施“初心领航、匠心护航、仁心引航”三心工程,推动心理健康服务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让“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图景在梁邹大地生动铺展。

  初心如磐:从三间平房到省级示范的民生跨越

  在鹤伴山下,邹平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花园内,患者正与医护人员共同创作剪纸,指尖跃动的光影映照着医患同心的温暖场景。这座始建于1988年的精神专科机构,从西董医院三间平房起步,历经36年发展,现已成为拥有260张床位、年服务超11万人次的山东省心理健康服务示范单位。

  “从手写病历到心理CT精准评估,从传统药物到经颅磁刺激治疗,改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为民守心的使命。”邹平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高守波抚摸着首批铁质病历柜感慨道。通过“外引内育”双轮驱动,邹平市精神卫生中心先后选派39名骨干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等顶尖机构进修,引入心理CT、经颅磁治疗、无抽搐电休克脑功能检查等6项前沿技术,并依托医联体平台实现山东省级精神卫生专家周周驻诊,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省级优质服务。数据显示,该中心近三年早期心理危机干预成功率达92%,重症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100%,真正成为守护梁邹大地的“心安灯塔”。

  匠心织网:全周期服务守护心灵晴空

  “叮——”凌晨2点,邹平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来电响起。主任医师房颖以专业疏导缓解了一名中考学子的焦虑情绪。“这条运行1835天、服务超200人次的热线,月均阻断危机事件4起。”邹平市卫生健康局疾控应急股股长王恒介绍,热线即将与全国心理援助热线12356实现并轨,成功构建起“预警——干预——跟踪”闭环机制。

  在邹平市精神卫生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门诊的沙盘室,主治医师耿永志正分析着实验中学学生小陈的作品:沙盘中反复出现的断桥意象,暴露出这个“手机控”少年潜藏的社交障碍。“我们立足‘全环境立德树人’,将‘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课程开进19所学校。”邹平市精神卫生中心分管负责人张汝新翻开2024年工作日志,其中记录着中心通过心理CT线上网络成瘾测评筛查,已帮助14名同学戒除网瘾。

  仁心化雨:共绘城市文明温暖底色

  元宵佳节,邹平市精神卫生中心病房内,医护人员正与患者一起制作“鹤伴心安”主题花灯,灯面上患者小刘绘制的连翘花与医护人员题写的“春归”相映成趣。这份“以心愈心”的坚守,化作365天的温情守护。医护团队和患者共同置办的除夕团圆宴;中秋赏月晚会吟诵着康复者的原创诗歌重拾希望;就连住院21年的“三无”患者老张,也在医护筹办的人生首场红歌会上,用《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出新生。护士赵洪俊的手腕上,还留着患者病情发作时的咬痕,“伤痛会淡去,但信任永远生长”。

  这种温暖正浸润整座城市。黄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圆满“解”室,专业团队24小时线下响应化解心理危机事件30余起;九户镇卫生院将心理健康服务嵌入基层诊疗,针对中老年群体推出的“反诈处方笺”,既开奥氮平缓解焦虑,又附防骗口诀守护养老钱。更令人欣喜的是,在邹平白云山脚下的“名匠工坊”里,曾被视作“累赘”的精神障碍患者李大姐,如今她设计的红木马扎已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23个省份。

  邹平市卫生健康局以系统思维织就全域心安网络,将全环境立德树人心理健康工作列入全市十大卫生健康民生实事,组建由21家医疗卫生机构,22名专业医师组成的“鹤伴心安”宣讲团,年均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近百场次。目前,全市16个标准化村居心理服务室正在推进建设,实现更多心安。

  “我们将持续深化‘心安城市’建设,让心理健康服务成为城市文明的温度计、幸福生活的晴雨表。”邹平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刘玺明的话语掷地有声。春满梁邹,黄河故道边的连翘花正绽放金色光芒。这座用医者仁心点亮万家灯火的城市,将以“三心工程”为笔,以人文关怀为墨,在范公故里续写“心安之处即故乡”的时代篇章。

初审编辑:韩金枝

责任编辑:纪学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