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韩金枝
责任编辑:纪学敏
大众网记者 韩金枝 通讯员 霍广 滨州报道
万象“耕”新正当时,不误农时不负春。连日来,在韩店镇甲子村、刘楷村、小白村、仓林村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景象。旋耕机、滴灌带铺设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村民们抢抓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开展中药材丹参种植,为特色产业种植打好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是附近村的村民,现在家里的农活都干完了,正好利用这段空闲时间来这里种植丹参,一天能挣100块钱,活儿也不累,挺好的。”一名在种植丹参的村民笑呵呵地说道。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止痛、清热解毒、清心祛烦的功效,用于治疗主疮疖、无名肿毒等,是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之一,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经过实户管理区和村‘两委’多方考察,确定了种植丹参发展村集体经济这条路。”甲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金明介绍说,丹参每亩产量能达2000公斤,按现在市场价格每公斤3.6元计算,每亩成本大约4000元,每亩利润大约3000至4000元。
今年以来,韩店镇甲子村、小白村、仓林村、刘楷村探索“整合资源、产业抱团、共同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径,推行中草药种植项目,发挥“地域相邻、集中连片”优势,4个村联合打造“百亩中草药种植基地”,突破资源配置空间限制,打开韩店“跨村产业联建”新格局。其中,甲子村20亩、刘楷村30亩、小白村30亩、仓林村20亩,共计100亩村集体土地进行丹参等中草药种植,成熟后由安徽亳州等地经销商进行专门回收。
“今年,我们将引领这4个村在产业上抱团发展,下大功夫,重点把丹参种植好、管理好,争取做到丰产丰收,增加村集体收入。”韩店镇实户管理区党总支书记刘鹏说,“接下来,我们还将探索种植更多适合本地的中药材,扩大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以产业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初审编辑:韩金枝
责任编辑:纪学敏
黄河二路“创新桥”呈南北走向,桥梁全长30米,桥面宽度为4米;桥梁两端设置垂直升降电梯,人行梯道宽2.5米。市城管局将督促施工单位科学组织施工,合理衔接工序,高标准、高质量、按进度推进,于4月底前完成三处工程建设。[详细]
2月27日,中铁大桥局二公司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对所有人员进行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为项目安全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同日,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定制“点对点”包车服务,派出两辆大巴车专门前往梁山县接22名劳务人员返滨复工。 [详细]
2月27日,全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提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表示:“疫情当前,帮扶就是最好的监管,就是最好的服务。[详细]
2月27日,滨州市教育局寄语全市广大家长:让我们家校共育,携手并肩,继续坚守这个特殊的假期,继续关心关注孩子的健康、学习和成长,安心等待我们的开学通知!相信,即将到来的开学季,定是“桃李芬芳”时! [详细]
目前按病例确诊医院所在县市区分布:滨城区1例(已治愈出院)、邹平市7例(含治愈出院6例)、惠民县3例(已全部治愈出院)、阳信县1例(已治愈出院)、无棣县3例(含治愈出院1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