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邹平市高新街道:绘就幸福“夕阳红”新画卷

2025-03-03 15:40:1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记者 韩金枝 通讯员 张兰兰 滨州报道

  什么是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是闲暇时间去实践站写写字、唱唱歌、打打牌、读读书的松弛感,是力所能及为邻里提供服务的自我认同感,是点点滴滴、时时处处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感……如今,在高新街道兴业社区“幸福的晚年生活”这一画面渐渐变得具象了起来。

  近年来,高新街道兴业社区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从适老化阵地建设、文化教育资源整合,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全方位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文明实践”养老圈,让老年人在这里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适老化环境:家门口的温馨乐园

  三月的高新,春寒料峭,但兴业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却满是暖意融融。老人们三五成群,下棋、聊天、看书、画画,每一个画面都洋溢着温馨与自在。

  “俺和老伴没事就上这里来看看书,跟邻居打打牌,你看这里书特别全,做菜的、养生的、育儿的,啥都有,关键还环境好、服务好、离家近,太方便了!”实践站的常客王阿姨笑着说道。

  高新街道兴业社区涵盖5个住宅小区,120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670余人,人口老龄化问题不太严重,但受基础设施条件制约,各小区内能够提供给老年人活动的场所、设施不足,很难满足当前老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此,高新街道兴业社区依托现有资源,突出多功能、综合性特点,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进行提档升级,完善服务功能,因地制宜打造老年人多功能活动室、书画室、棋牌室、图书室、健康指导室等,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

  家门口的老年大学:知识与欢乐同行

  在邹平市老年大学兴业社区分校,悠扬的歌声传出,社区老年人正在老师指导下练习合唱曲目《我的祖国》。“年轻时候就爱唱歌,可惜没条件学,现在社区把老师请到家门口,我们可得好好学。”“没想到老了还能上大学!”学员们你一言我一语,满是欣喜。

  为了给辖区老年人享受到更高品质的老年生活,高新街道兴业社区盘活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资源,积极对接邹平市老年大学,成立老年大学兴业社区分校,成功解决老年教育“师资”问题。从此,社区里回荡着歌声、笑声和朗读声,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加有“知”有味。

  送上门的志愿服务:温暖每一位老人

  “这下方便多了,有了这助行器,我自己就可以在小区活动了,太感谢你们了!”近日,家住兴业社区幸福花园小区的田玉桂老人,拉着社区工作人员的手感激地说。

  据了解,为更好地帮助辖区行动不便的困难老人,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高新街道兴业社区在了解到老年人需求后,第一时间协调爱心单位,将崭新的助行器送到了老人的家中。

  “社区对我们这些老年人很是关心,经常上门嘘寒问暖,还上门给我们剪发、体检,这不又给我们送来了助行器,太感谢了,我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老人们对社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据兴业社区党总支书记孙娌娜介绍,近年来,兴业社区不断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机制,依托“社工+志愿”机制,对辖区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及需求进行摸排统计,积极对接社区共建单位和爱心商户,在常态化开展“公益集市”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健康义诊”“爱心义剪”等志愿服务活动248场次,惠及老年群众800余人。

  文明实践舞台:“夕阳晚霞”余热生辉

  “不做点事情,人可就真老了!志愿服务让我的退休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这是62岁的张阿姨谈及参与志愿服务的感悟。

  在兴业社区,像张阿姨这样的银发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主动发挥特长调解邻里纠纷,一边与社区干部沟通协调,一边向居民群众耐心解释……他们退而不休,用实际行动挥洒余霞光芒,已然成为社区基层治理路上一抹最美“夕阳红”。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挖掘辖区老年资源,结合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探索将‘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结合起来,采用积分兑换等激励方式引导更多老年朋友加入‘五老’志愿服务队,鼓励他们参与社区治理,探索‘邻里互助式’养老模式,形成‘凝聚银发力量、小区共治共建’的良好局面。”兴业社区党总支书记孙娌娜说。

初审编辑:韩金枝

责任编辑:纪学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