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韩金枝
责任编辑:纪学敏
大众网记者 韩金枝 通讯员 李聪 高启迪 滨州报道
新年第一天,伴随机器运转的声音,山东邹平高新街道山旺埠村铝箔外卖包装生产共富项目现场,工人正在进行流水线作业。
据了解,山旺埠村在驻村第一书记帮扶下,投资35万元引进了铝箔外卖包装生产设备,发展铝箔外卖包装生产项目。目前,该项目已顺利启动,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开花结果。
除了部分工人,山旺埠村的村“两委”成员也在车间忙忙碌碌。“现在项目处于运行初期,我们首先得学会,才能保证后续的发展。”山旺埠村党支部书记李海涛说道。“按照俺书记的话,咔嗒一声村集体就增加2分钱,听起来挺少,挡不住一直在这咔嗒啊。”高新街道山旺埠村“两委”成员李秋菊说道。
据李海涛介绍,按照现在的生产速度,每年生产铝箔外卖包装可达500万个,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左右。“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外卖、烧烤等餐饮行业不断延伸产业链,配合电商销售模式,不断建强村集体经济,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就业。”李海涛说。
团结一心的班子、清晰谋划的路子,推动山旺埠村在共富的道路上不断向前。“村里有产业,集体有收入”是辖区群众的普遍渴望。位于高新街道东部的小刘村蘑菇种植项目也逐渐成为推进强村富民的重要途径,不断激发村级发展动能。
近日,高新街道小刘村依托村内150平方的村集体闲置厂房资源,发展蘑菇种植项目。据了解,蘑菇菌包5元/个,前期投资1万元,引进平菇菌包1515个,种植面积100平米,每茬蘑菇生产周期为3个月左右,每年可种植两个周期,市场售价在3.5元/斤,收获蘑菇6000斤,增加村集体收入2万余元。
“蘑菇生长周期很快,十天左右就可以采摘一波,成本低、产量高、市场需求大,春节之前我们计划将再引进3000个菌包,预计可收获蘑菇36000斤。”看着一朵朵小菌菇为村民“撑”起了共富伞,小刘村党支部书记李飞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近年来,高新街道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增收,坚持抓党建促振兴、抓规划促发展、抓产业富百姓,立足街道区位优势,大力推广“三划”工作,围绕“产业规划、组织区划、发展计划”不断深化“1+3+6+N”产业振兴布局,因地制宜挖潜村级特色资源,实施“一村一策”培优共富项目。截至目前,高新街道共确定村级项目76个,已落地实施30个,共富项目“多点开花”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下一步,高新街道将按照党建引领力、组织运行力、服务支撑力、共富带动力4个维度,制定发展集体经济激励办法,通过‘党支部书记上讲台’、现场观摩交流等形式,多措并举实施‘亮项目、亮进度、亮目标’‘三亮’行动,打造强村富民‘新引擎’。”高新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郑飞说道。
初审编辑:韩金枝
责任编辑:纪学敏
黄河二路“创新桥”呈南北走向,桥梁全长30米,桥面宽度为4米;桥梁两端设置垂直升降电梯,人行梯道宽2.5米。市城管局将督促施工单位科学组织施工,合理衔接工序,高标准、高质量、按进度推进,于4月底前完成三处工程建设。[详细]
2月27日,中铁大桥局二公司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对所有人员进行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为项目安全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同日,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定制“点对点”包车服务,派出两辆大巴车专门前往梁山县接22名劳务人员返滨复工。 [详细]
2月27日,全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提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表示:“疫情当前,帮扶就是最好的监管,就是最好的服务。[详细]
2月27日,滨州市教育局寄语全市广大家长:让我们家校共育,携手并肩,继续坚守这个特殊的假期,继续关心关注孩子的健康、学习和成长,安心等待我们的开学通知!相信,即将到来的开学季,定是“桃李芬芳”时! [详细]
目前按病例确诊医院所在县市区分布:滨城区1例(已治愈出院)、邹平市7例(含治愈出院6例)、惠民县3例(已全部治愈出院)、阳信县1例(已治愈出院)、无棣县3例(含治愈出院1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