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警银联动识破骗局 紧急劝阻止付挽损2万元

2024-12-10 10:00:17 来源: 平安邹平 作者:

  “警察同志,真的很感谢你们,如果不是你们一直在劝我,我不知道还要损失多少钱……”近日,邹平市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联合邹平市魏纺路邮政支局快速反应、及时处置,成功劝阻一起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避免群众经济损失2万余元,得到群众好评。

  近日,开发区派出所接到邹平市魏纺路邮政支局工作人员报警称,有一名男子疑似向不明账户转账,需要民警帮助核实。

  接到报警后,值班民警夏钰琛立即赶到现场。经了解,该男子正准备向一个陌生账户转账,银行工作人员在初步询问转账用途和对方账户情况时,男子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最后承认自己不认识对方,自己要申请农村扶贫资金,需要给对方汇款来给自己的银行卡加“流水”。

  为防止男子遭受诈骗,夏钰琛将对方网址和账户上报核实。经过核实,民警确定该男子的确正在遭遇电信诈骗。在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反复耐心劝说下,男子最终意识到自己正在遭遇电信诈骗,打消了转账念头,成功挽回损失2万余元。

  套路解析

  骗子往往紧跟时事热点、重点政策,利用群众对政策理解的偏差,甚至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制作假文件,博取受害人的信任,从而继续实施诈骗。

  第一步:推广引流。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短信、快递等渠道,以“发放扶贫款”“发放慈善款”“资产解冻”等为幌子引诱受害人。

  第二步:骗取信任。骗子向受害人发送假的红头文件,或者在群里安排“托儿”发送成功申领资金的截图,制造“能成功申领”的假象,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同时声称他们参与的是一项秘密计划,需要保密不能告知任何人。

  第三步:实施诈骗或包装流水。骗子引导受害人点击涉诈链接、下载涉诈App, 以缴纳“激活金”“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理由,让受害人不断转账,直至掏空其钱包。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不法人员没有骗取当事人的钱财,而是以申领人银行卡不合格为幌子,提出给事主“包装银行卡流水”,将所谓“专用资金”存入其卡中,再声称给贫困山区做公益转出钱款,以这种方式完成“洗钱”,直至卡主的银行卡被冻结。一旦这样操作,提供银行卡的事主就成了电诈犯罪链条中的一环,不但无法获得所谓的扶贫款,还成为了电诈“工具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警方提醒

  领取国家各类政策补贴不需要额外缴费,如遇到先交费后领取补贴的“扶贫项目”,都是诈骗,千万不要上当!

  收到“国家政策”相关文件,一定要向有关部门致电求证,不要轻信网上非官方的报道信息,不要下载陌生软件,不要随意点击不明二维码或链接。

  警惕任何需要用自己银行账户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刷流水”的行为,增强防范意识,不要被不法分子利用,坚决不做电诈“工具人”。

初审编辑:韩金枝

责任编辑:张爽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