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伏生文化薪火相传 弦歌不辍

2024-11-26 10:36:40 来源: 大美韩店 作者:

  纪录片《伏生》多渠道传播、成功举办六届中国伏生诗会、保护伏生祠遗址、伏生文化进校园……近年来,邹平市非常注重伏生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守正创新讲好故事、搭建平台、打造品牌,提升伏生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争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型范例。

  讲好伏生故事,搭建文化平台

  近日,国内首部以“伏生”为题材创作的大型历史纪录片——《伏生》喜获山东省优秀纪录片作品奖。该纪录片以伏生一生学《尚书》、护《尚书》、传《尚书》为线索,立足秦汉历史,从伏生故事中深入挖掘与当代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该片先后在学习强国、央广网、大众网、滨州电视台、优酷视频、爱奇艺等媒体平台播出,覆盖多种传播渠道,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诗言志,歌永言”,诗歌是最美的语言。邹平市精心打造群众文化盛宴,连续六年举行中国伏生诗会,以诗歌的名义,致敬伏生和文化担当精神。六年来,累计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及东南亚、非洲的来稿6000余件,众多专家学者和诗歌爱好者齐聚伏生故里,咏诗共情,忆先贤往事,诵盛世繁华。

  以历次诗会为契机,邹平相继成立伏生文化研究中心、国际《尚书》学会邹平分会等机构,并组织学术研讨、专题报告、文化推广等活动,以贴近生活、服务群众的方式,持续推动伏生与《尚书》文化整理阐释和对外交流传播,提升邹平文化自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文旅深度融合,塑造城市品牌

  2023年8月,第六届国际《尚书》学术大会在邹平召开,癸卯年公祭伏生典礼在伏生祠遗址举行。该遗址位于韩店镇苏家村,已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村里至今生活着数十户伏生后人。伏生祠遗址现存有配殿、侧门、大殿台基、残墙等,邹平市实施伏生祠抢救性保护工程,准备适时修复恢复古迹原貌。

  彰显地域特色、展现文化内涵,邹平市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文化产业、“互联网+”等多元发展模式,不断攻坚重点突破难点,为文化传承提供新血液,为文化复兴注入新动能。选定伏生、范仲淹两位先贤设计邹平IP形象;将“伏生故里 山水邹平”列入邹平文化旅游推广词;源自《尚书》的“尚勤尚礼 有信有为”候选为新时代邹平精神用语。结合邹平城市品牌建设,推进文旅融合,将伏生文化资源纳入当地“南山北水”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塑造城市形象,全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立足当地铝产业优势,邹平市积极融入“山东手造”标准体系,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邹平相继建成伏生纪念馆、伏生主题公园,建设伏生文化产业园,开发出铝塑、书签、笔筒等铝质文创和伏圣酒等伏生周边系列手造产品,不断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扩大邹平伏生文化品牌影响力。

  建强主流媒体,文化进校园

  “满招损,谦受益”“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好生之德,洽于民心”邹平市开展“伏生故里是我家”全民学《尚书》活动。全媒体矩阵持续刊播由著名专家钱宗武教授阐释的《尚书》,每期介绍一句名言的出处、译文、解读等内容,用潜移默化、通俗易懂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

  建成滨州首家县级融媒体“中央厨房”,邹平市坚持移动优先战略,搭建全媒体矩阵传播格局,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实现策划、采集、生成一体推进集中完成,多种作品多渠道精准传播,让文化资源活起来。目前,“邹平融媒”APP装机量达到25.8万,相关新媒体号多次在全国县级媒体号中排名前十。立足本土文化,倾力打造精品力作。利用山东137家县级融媒体中心成立的融媒公益联盟平台,多次把中国伏生诗会等在本地举行的重大活动同步直播上传,实现全省各地同步收看,提升邹平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德润心,立德树人,邹平市将伏生文化引入校园、课堂,把文化传承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让青少年激发文化自豪感,自觉传承伏生精神。伏生纪念馆建在韩店镇中心小学,该馆全面展示伏生传《尚书》的事迹和对后世的影响。同时,学校还自编国学读本《走近伏生》,收录伏生故事、纪念伏生的诗词及历代伏生授经图、《尚书》名篇名句等。每周的国学课,老师们都进行传统文化讲授,让孩子们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感悟伏生精神。

  弘扬伏生文化,邹平市还在中小学中广泛开展以伏生等邹平历史文化名人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四届“伏生杯”经典诵读精品比赛,比赛吸引学生、机关干部、农村群众积极参与。镇街单位还多次举办伏生主题书法绘画交流会,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揉入乡情乡愁,推进文明之风遍吹镇村角落。

初审编辑:韩金枝

责任编辑:纪学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