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韩金枝
责任编辑:纪学敏
大众网记者 韩金枝 通讯员 朱莉洁 滨州报道
走进黄山街道高家村芦笋种植基地,可以看到一个个崭新的现代化种植大棚拔地而起。原本村南边的46亩低效益林地,如今已成为高效农业示范园的沃土,孕育着“芦笋种植+金蝉养殖”的特色农业梦想。
“我们引进的芦笋种植,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大,一次种植可采笋十多年,每年还可采收多茬。金蝉则是利用芦笋地的林下空间来养殖,由于芦笋的根系是肉质根,鲜嫩且营养丰富,并且大部分根分布在地表30厘米的土层内,能解决金蝉养殖所需要的养分。另外我们还在芦笋大棚外特意种植了柳树苗,金蝉在6-8月份会爬到树枝上产卵,这就形成了一种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高家村党支部书记高家强站在郁郁葱葱的芦笋大棚前,满怀激情地向记者介绍,“我们村发展这么好的项目,可都离不开我们的驻村第一书记孙家刚的辛勤付出。”高家强补充道。
高家村位于黄山街道南部片区,属于传统农业村。自驻村第一书记孙家刚到来之后,他携手高家村“两委”成员,多次踏上考察之旅,赴惠民县姜楼镇等地,深入探索并学习先进的“芦笋+金蝉”立体种植技术。了解到该项目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让他更加坚定选择在这里敲开致富之门。
选定优质项目后,资金支持是关键。经过全村上下的集思广益,最终通过第一书记帮扶资金+村民出资入股的形式,整合了共计400余万元启动资金,用于项目建设。紧接着,孙家刚与高家村“两委”成员对村南边的46亩低效益林地进行了详细勘察,并决定加以利用,根据协议,股东们需要每年将向村集体支付约8万元的土地承包费用。随着这些关键要素的尘埃落定,“芦笋+金蝉”农业示范园项目得以顺利启动。项目分两期开工,共建设5个大棚,1个三体大棚,目前一期已建成3个,二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当中。
谈及项目的前景,孙家刚信心满满,“预计2025年春,芦笋将迎来首次丰收,紧接着2026年夏,金蝉也将大量出土,这两项特色农产品将为村集体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我们将通过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统一规划、统一销售,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拓宽了销售渠道,让高家村的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据初步估算,一旦项目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当年即可为村集体带来约8万元以上的增收。再加上土地承包费和销售提成等额外收入,村集体经济的“钱袋子”会越来越鼓,村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另外,芦笋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时长、用工量大,可有效带动附近村民就业。
芦笋破土而出,金蝉静待夏鸣,柳枝随风摇曳,高家村正走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成为村民们心中的新希望。村民高勇,作为参与项目的一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着这些绿油油的芦笋苗,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年底还能有分红,村里人一起挣钱。”高勇的话,道出了高家村村民们的心声,他们正亲身感受着乡村振兴带来的甜蜜果实。
近年来,黄山街道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整合人才、技术、资金等各路资源统筹共享,引导有能力的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探索共富项目,实现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双提升”,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
初审编辑:韩金枝
责任编辑:纪学敏
黄河二路“创新桥”呈南北走向,桥梁全长30米,桥面宽度为4米;桥梁两端设置垂直升降电梯,人行梯道宽2.5米。市城管局将督促施工单位科学组织施工,合理衔接工序,高标准、高质量、按进度推进,于4月底前完成三处工程建设。[详细]
2月27日,中铁大桥局二公司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对所有人员进行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为项目安全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同日,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定制“点对点”包车服务,派出两辆大巴车专门前往梁山县接22名劳务人员返滨复工。 [详细]
2月27日,全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提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表示:“疫情当前,帮扶就是最好的监管,就是最好的服务。[详细]
2月27日,滨州市教育局寄语全市广大家长:让我们家校共育,携手并肩,继续坚守这个特殊的假期,继续关心关注孩子的健康、学习和成长,安心等待我们的开学通知!相信,即将到来的开学季,定是“桃李芬芳”时! [详细]
目前按病例确诊医院所在县市区分布:滨城区1例(已治愈出院)、邹平市7例(含治愈出院6例)、惠民县3例(已全部治愈出院)、阳信县1例(已治愈出院)、无棣县3例(含治愈出院1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