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韩金枝
血液透析室郑丽丽
血透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大部分患者需要每周三次的规律透析治疗。许多患者前来透析时没有家属陪伴,因此需要医护人员更多的关爱与关心。
在一次巡视患者时,王阿姨说:“我有点饿了。”经了解情况后,王阿姨是因胃口不佳,来之前只喝了一碗稀饭。早晨并不觉得饥饿,上机行血液透析治疗后身体舒适,便有饥饿感了。我担心患者饿着出现低血糖反应,随即将自己还未动过的早餐送到她的床边。
考虑到患者正在治疗,索性一口一口慢慢地喂患者吃,王阿姨不好意思地推辞,并说道:“自己在家都没用家人喂饭,今天只是透析治疗,还是忍一下。”我坚持让王阿姨吃饭,对王阿姨说道:“您把我们护理人员就当自己女儿一样看待,您是长辈又是我们的患者,不管是在医疗技术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服务周到,您的满意就是我们医护人员最大的动力。”
血透室的医护人员努力将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上:热饭、喂饭、倒水、协助患者上下床、称体重、穿鞋、穿衣……虽然这些小事每天都在血透病房上演,细碎又平常,但是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是很多病人的“难事”。将“待患如亲”作为护理服务理念,努力为患者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今后,我将继续保持初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重症医学科宋延凯
这是我在ICU的第11年,在这里我见过惊心动魄的抢救场面,也见过患者悲伤、绝望时给予患者安慰、鼓励,让患者重拾信心,脸上绽放开心的笑容。
前段时间,我们科收治了一个12岁的小女孩,她是一个骨肉瘤多发转移患者,在山东省立医院治疗后转入我科继续治疗。给小女孩打针时,我握起她的手,她的手又瘦又小,手面布满密密麻麻的针眼,我鼻头一酸说道:“孩子,阿姨真不忍心给你打针,这么多针眼一定会很疼!”小女孩说:“阿姨你打就行,我很勇敢,不怕疼。”一针见血,我松了一口气,小女孩已经承受了这么大的磨难,不想再让小女孩再受一点疼。
这时门铃响了,是小女孩的妈妈来送饭。孩子妈妈很着急,小女孩今天都没怎么吃饭,我安慰她说道:“大姐,你放心,我一定想办法让她多吃一点。”我把饭拿给小女孩,小女孩吃了一口又不吃了,我很着急,我想:“本来就这么瘦,不吃饭哪能行呀,是不是她没力气吃呀,我喂她,她是不是能多吃一点?”我就一口口将饭喂给小女孩,这次吃得可真不少,一碗鸡蛋羹居然吃了一大半。
由于长期卧床,小女孩有点便秘,探视时孩子妈妈拿来水果,小女孩一点也没吃,我见状对孩子妈妈说:“让我试一试吧!”小女孩都喜欢各种图案,我便将圣女果和苹果块拼成爱心形状,我对小女孩说:“红色和爱心代表妈妈对你的爱,苹果代表平平安安,吃一点吧,别让妈妈担心。”这时我发现小女孩眼睛湿润了,她拿起苹果吃了起来。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小女孩不久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ICU的患者不同于普通患者,没有家属的陪伴,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烦躁,这就要求护士做好细致的观察,倾听患者的心声,深入了解他们,治疗疾病的同时也让他们得到切实的心理照顾和关心。
作为一名护士,我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用专业的技术和温情的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温暖如家的服务,用心用情从每一个细节传递人文关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韩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