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韩金枝
大众网记者 韩金枝 通讯员 耿颖莹 滨州报道
近年来,滨州邹平市高新街道坚持以农村人居环境和路域综合整治为抓手,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开展基础设施提升、环境绿化亮化、道路整修等一系列暖心行动,促进辖区增“颜值”、提“气质”、提升“品质”,努力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村居环境焕新颜
“这几年,村里的环境是越来越好了,村里弄得很干净,还建起了小池塘、种起了小荷花,晚上出来散步也有太阳能路灯照亮,在广场上还能跟大家一起跳舞、拉呱。”崔毛村村民徐爱玲对近年来居住环境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近年来,高新街道坚持亮化、绿化、美化一体推进,针对村内散乱污等突出问题集中开展整治,做到清理彻底、整治到位、不留死角;积极开发利用村内闲置资源,加装各类基础设施,种植养护各类绿化苗木,群众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同时,用好用活文明户评选、“红黑榜”等制度,引导激励村民自觉打扫房前屋后、积极参与“文明家庭”评选、“美丽庭院”创建等活动,让村民争做文明先锋。
道路环境焕新颜
“道路两侧的乱堆乱放、占道经营在影响市容环境的同时,也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隐患。”高新街道城管所所长马卫说。
为不断提升道路环境品质,高新街道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原则,结合“以点带面、区域连片、全域覆盖”的工作思路,采取“日常巡查+集中整改”长效管理机制,对重点道路进行全天不定时排查,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停乱放等情况进行及时整治,确保道路畅通、行车安全。
同时,高新街道积极开展绿化作业,定期组织环卫工作人员、各村志愿者对主次干道路、重点路段开展“大扫除”,对道路两侧杂草、垃圾等进行彻底清理,切实提升道路管养质量,打造亮丽风景线。
社区环境焕新颜
为进一步提升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高新街道依托精神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干部、公益岗等人员参与小区环境整治和秩序维护,对社区基础设施进行及时排查维修,对不规范停车、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进行专项整治,做到清“死角”、扫“盲区”、治“顽疾”。
同时,积极健全社区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社区环境整治,用大家的力量服务大家,全面扫清“脏乱差”,真正实现“净绿美”,确保社区环境整治成果看得见、稳得住。
下一步,高新街道将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持续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和路域综合整治再上新台阶,让辖区焕发盎然生机,助力辖区环境“长治久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韩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