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郭九涛
责任编辑:纪学敏
大众网记者 郭九涛 滨州报道
今年以来,沾化区富源街道立足本土文化资源,以“文化社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覆盖全域、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整合阵地资源、创新活动形式、挖掘文化内涵,实现“文化惠民”到“文化润心”跨越,为文化乡建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夯实文化根基,构建“15分钟文化圈”
富源街道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原则,将文化社区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乡村书房等阵地深度融合,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目前,街道以富强社区为试点“以点带面”全面建设文化社区,配备图书借阅、数字资源共享、非遗展示等功能区。例如,在富强社区设置非遗展品区、亲子文化教育区,以“书香+红色”为主题,设置党史长廊、书画创作室,均成为居民学习、参与的重要平台。
精准对接需求,激活文化“一池春水”
为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富源街道富强社区围绕“我们的节日”“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等主题,策划实施“四季文化套餐”。春季举办“书香润富源”写春联活动,邀请书画家现场创作,为群众送上文化年货。元宵节开展“小手拉大手·传统文化手工课”主题活动,将推动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深度融合,以文化活动打造文化社区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挖掘文化IP,创新培养“富源印记”
富源街道富强社区深度挖掘冬枣文化、乡情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特色资源,打造“一区一品牌”。例如,富强社区组织的非遗展演,将渔鼓戏、吕剧等非遗剧目送进村居。此外,文化社区还依托村史馆、乡村振兴主题馆等红色资源,开发“红色研学+文化体验”线路,吸引青少年群体参与红色教育。
文化兴则乡村兴,文化强则底气足。富源街道通过文化社区建设,不仅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更让群众在“文化浸润”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下一步,富源街道将继续以文化社区为载体,持续推动“文化+”战略模式,让文化社区真正成为群众“想得起、走得进、用得上”的精神家园。
初审编辑:郭九涛
责任编辑:纪学敏
黄河二路“创新桥”呈南北走向,桥梁全长30米,桥面宽度为4米;桥梁两端设置垂直升降电梯,人行梯道宽2.5米。市城管局将督促施工单位科学组织施工,合理衔接工序,高标准、高质量、按进度推进,于4月底前完成三处工程建设。[详细]
2月27日,中铁大桥局二公司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对所有人员进行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为项目安全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同日,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定制“点对点”包车服务,派出两辆大巴车专门前往梁山县接22名劳务人员返滨复工。 [详细]
2月27日,全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提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表示:“疫情当前,帮扶就是最好的监管,就是最好的服务。[详细]
2月27日,滨州市教育局寄语全市广大家长:让我们家校共育,携手并肩,继续坚守这个特殊的假期,继续关心关注孩子的健康、学习和成长,安心等待我们的开学通知!相信,即将到来的开学季,定是“桃李芬芳”时! [详细]
目前按病例确诊医院所在县市区分布:滨城区1例(已治愈出院)、邹平市7例(含治愈出院6例)、惠民县3例(已全部治愈出院)、阳信县1例(已治愈出院)、无棣县3例(含治愈出院1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