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秀利
大众网记者 孙秀利 滨州报道
“下班之后,我最喜欢的事儿就是到我们村的书屋里安静地看看书,书屋里育儿、教育、故事、科普等类书籍可真不少,工作了一天的劳累得到轻松的释放,还可以为自己充充电。”劳店镇东街村村民劳建真正在劳店新村的乡村书房里阅读着自己喜爱的书籍。一排排书橱整齐划一,一册册图书陈列有序,丰富的书籍和温馨的学习氛围,吸引着村民们闲暇之时在阅读中“悦”享美好时光。
近年来,为推动全民阅读,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按照“书香滨州”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计划,阳信县劳店镇积极探索“乡村书房133N”特色服务体系,让乡村书房建设与群众知识供给、阅读需求有效衔接,使乡村阅读成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的“助推器”。
统筹联动,擦亮“1”个书香阅读品牌。探索满足乡村群众总阅读需求的渠道,以“书香劳店”为阅读品牌,依托“阅享美好”阅读品牌活动,将读书的“火种”播撒至社区、企业、学校、医院,并根据不同阅读群体有针对性地配备图书,推动全镇3处镇级乡村书房、34个乡村书房等阵地成为点燃全民阅读“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
硬件保障,打造“3”级阅读服务阵地。构建“乡村书房+农家书屋+数字阅读”三级阅读阵地,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阅读场所。加强阅读场所硬件设施投入,新购书25000余册,扩大优质内容的精准供给,满足不同年龄段阅读需求。加大推广线上数字阅读空间推广,手把手指导群众如何关注、如何登录、如何阅读等操作,利用好丰富的馆藏数字资源,让阅读唾手可得。
高效供给,聚焦“3”类重点服务需求。针对不同年龄和需求的群众提供相应的阅读资源和服务。聚焦农民产业发展需求,打造成农民学习科学知识的“充电站”。配足农业科学技术相关书籍,引导农民读者从书籍中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并将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实践,丰富农民的科学素养和知识储备,提高农产品收益,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聚焦“立德树人”,打造成儿童健康成长的“游乐园”。按照儿童友好型社区空间友好建设标准,设有多功能阅读区、书籍展示区、幼儿活动区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活动需求。招募16名志愿者开展课后托管阅读服务200余次,开展读书分享会、线上好书推荐、诵读比赛等活动25场,吸引村里200余名孩子们到乡村书房中来,为孩子们提供快乐成长的环境,切实解决农村留守未成年人陪伴缺失等问题。聚焦“敬老爱老”,打造老年人文化活动的“养老院”。创新老年人“学、乐、为”结合服务方式,利用乡村书房组织辖区中老年人开展健康保健、反诈骗等宣传活动35场次,组织老年书画爱好者们举办书画笔会、书画作品展、“送福到家”、书画培训等读书学习活动12场次,让“银龄”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学有所得,潜移默化地将阅读变成一种养老方式。
突出实效,“N”个活动厚植阅读理念。围绕聚观影、聚读书、聚演出、聚宣讲、聚人气,劳店镇共开展“新时代乡村阅读季”“阅”享童年、“亲子悦读会”等乡村阅读推广活动500余场次,连续四年举办“书香劳店 阅享美好”读书会,激发干部群众读好书、好读书,提升了乡村阅读品牌的社会影响力。组织党员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利用闲暇时间开展全民阅读志愿服务,如读书会、绘本阅读、手工制作、小小表演家、诵经典传美德等活动,激发群众的阅读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乡村书房成为群众“想去、乐去”的地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