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县:以“三个建设”打造移风易俗“信城模式”

2024-09-15 18:44:1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记者 孙秀利 滨州报道

  近年来,滨州市阳信县信城街道办事处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针对高额彩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突出问题,重点抓好“场所、队伍、文化”三个建设,由党员干部带头,领航全员参与,为广大居民提供综合性普惠性服务,倾力打造了移风易俗“信城模式”,涵养了文明乡风,树立了良俗新风。

  抓好场所建设,搭建百姓平台。场所建设是载体。信城街道办事处位于阳信县主城区中心,辖37个网格、8个社区,总人口5万余人。在移风易俗工作中,街道办事处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工作目标,依托辖区内九龙湖公园、翠岛湖公园、梨园公园、幸福公园、鸭梨杯公园五个居民游玩休闲场所,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投资100余万元,在各大公园内建设打造了5处婚礼婚俗文化幸福广场,设置婚礼大舞台、购买相关婚庆礼仪设施设备、服装道具等,免费向居民群众提供,并布设移风易俗宣传栏,集中展示婚俗文化、孝文化和婚事新办、孝老爱亲等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打造网红打卡地,积极引领适婚青年到广场举办婚礼,真正搭建起接地气、受欢迎的婚礼平台。2021年阳信县第一届青年集体婚礼在九龙湖公园举办;2023年阳信县第二届青年集体婚礼在幸福公园婚礼婚俗文化广场举办。2024年5月18日,“海誓山盟·情满阳城”阳信县婚俗改革宣传服务系列活动第一站在信城街道幸福公园婚礼婚俗文化幸福广场成功举办,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抓好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队伍建设是关键。在移风易俗工作中,信城街道一方面成立由书记、主任任双组长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宣传、团委、妇联、民政所、派出所、社工站、雷锋驿站等相关基层单位、站所组成的工作专班,制定《街道、社区移风易俗规章制度》《村(居)民公约》,明确红白事办理标准,由街道与社区、网格书记签订责任书,制定责任清单,组织起了街道、社区、网格移风易俗工作三级管理网络。另一方面,健全完善村(居)红白理事会,组建移风易俗志愿队伍10支,招募150余名志愿者,制定红白事帮办代办制度,对居民群众婚丧嫁娶随时全程跟进服务。同时,对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及志愿者定期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并推选优秀红白理事会、优秀志愿服务队结合自身典型经验做法,在培训时介绍先进经验,做到以案示教、典型引路,提高培训实效,截至目前已完成8个社区的专题培训。

  抓好文化建设,强化引领带动。文化建设是动力。在移风易俗工作中,信城街道一方面结合优秀典型案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创作编排了一批优秀文化作品,依托北园子村红白理事会将红白事标准写在不锈钢牌子上发挥的作用为题材,联合县民政局、县融媒体中心拍摄录制微电影《北园子村的挡箭牌》,在媒体播出后,收到良好社会效果,成为省内外借鉴学习的教科书,有力推动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自编自演的《移风易俗三句半》《寓言故事》等既贴近地气、朗朗上口,又能让群众感同身受、引起共鸣,自觉成为婚俗改革的支持者、参与者。另一方面,把机制激励作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积极挖掘、树立移风易俗工作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先后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婆婆”120名、五星级文明户180户、移风易俗工作先进社区2个,先进网格8个,并探索推行“红黑榜”机制,在37个网格及8个社区设立“红黑榜”标牌,对违反移风易俗内容、违反红白理事会章程、村(居)民公约的家庭或个人在“红黑榜”标出,让守约者“有面子”,失约者“丢面子”,促使移风易俗工作成为行动自觉。同时,持续强化活动组织宣传,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乡村大喇叭、乡村村晚等活动载体,为辖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截至目前,共组织演出和开展活动30余场次,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下一步,信城街道将继续做好移风易俗相关工作,不断提升乡村道德文明素养,引导干部群众转变观念、破除陈规陋习,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推动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向善向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秀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