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秀利
大众网记者 孙秀利 通讯员 魏忠林 李新睿 滨州报道
“父老乡亲请过来,倡导移风易俗,抵制大操大办,婚事一切从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日,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文明实践幸福广场,喜迎丰收节·移风易俗专场展演巡回演出正在举行。演员们通过小品、歌曲、舞蹈等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方式,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生活,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理念,形成文明的新风正气。
据了解,为了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弘扬文明新风,阳信县不断探索创作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通过戏剧《小姑贤》、东路梆子《谁迷糊》《三句半》等移风易俗类节目,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语言以及生动活泼的表演,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今天的节目演得好,接地气,大家都爱看,以后我们也要转变观念了,在喜事上不攀比、不讲排场。”前来观看演出的村民王洪强说道。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还以发放宣传单的方式,倡导群众讲文明、树新风,向群众普及文明婚嫁和敬老孝亲的文明新风,倡导群众互敬互爱,共同构建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近年来,为了推进文明乡风建设,阳信县用活各类文明实践阵地,持续开展“送戏下乡”“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文艺演出活动,全面铺开移风易俗系列宣传活动,创作专题片《北园子村的挡箭牌》、微电影《谈婚论价》、小品《退红包》等节目,把移风易俗政策送到群众心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广大群众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截至目前,已经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200余场次,惠及群众6000余人次。
下一步,阳信县还将通过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移风易俗普法教育,引导培育乡土文艺能人,创作编排本土特色的系列文艺节目。通过“政府搭台·文艺展演·移风易俗唱戏”的创新模式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巡回演出,采用小戏小剧、惠民演出等文艺形式把党的方针政策“讲给”群众听,持续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