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归乡筑梦 同心赢未来”乡村振兴教育服务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4-07-25 16:44:5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记者 孙秀利 滨州报道

  为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决定,2024年继续组织开展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归乡筑梦, 同心赢未来”志愿服务团队于7月中下旬前往滨州市阳信县流坡坞镇,围绕“弘扬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主题,开展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文艺创作,文化传承

  志愿服务团队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系列亲子体验活动,通过“扎染艺术”“绘制脸谱”“团扇之美”等线下教学,促进当地留守儿童文化教育与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活动现场,青年志愿者引导学生采用扎染形式在文化衫上作画,赋予传统技艺新的表现形式,让儿童在学习和体验中了解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小朋友们还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在团扇上绘制出精美的文化图腾,扇面上的唐三彩、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图案都是中华文物的经典展现。志愿服务团队以文化传承为主线,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要目标,在教育活动中以美育为着力点,把文艺创作和文化宣传新理念带到乡村。与此同时,志愿者们走近当地儿童,与他们成为朋友,发掘儿童在文化艺术素养方面的潜力,以文化人,充实乡村儿童的精神世界。

  传统手工、匠艺精心

  志愿服务期间,青年志愿者还结合自己所学的健康管理专业知识,深入乡村学校及家庭中,以医养健康急救法普及和传统膳食手工制作的形式普及健康文化。志愿者们对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溺水、中暑、小儿抽搐等情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乡村居民普及急救知识;通过带领小朋友们手工制作保健品芝麻丸,讲解中华传统膳食文化,寓教于乐,让乡村居民亲身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的食品文化、饮食文化、健康文化。别开生面的手工技艺体验不仅提高了乡村居民的医养健康意识,也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传统文化素养。志愿活动为学院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打造青工职院志愿服务品牌,青年志愿者们用青春力量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走访慰问,温暖人心

  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志愿服务团还在流坡坞镇走访慰问贫困户。青年志愿者们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以当代大学生的视角将慰问送到群众家中、将温暖送入心中。师生一行在镇乡村振兴工作分管领导、工作片负责人、村干部陪同下,走进西苟村、东苟村、段家村、大马村,先后慰问了村内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他们带去亲切的关怀和问候,详细询问老人、孩子身体情况和生产生活状况,为他们送上爱心物资。村干部感动地说:“太感谢了,走访慰问队不但为老人、孩子内心带来了温暖,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平台,青年学生深刻了解国情民情、涵养进取品格、厚植家国情怀,躬身实践,积极进行困难帮扶总结,彰显青年使命担当。

  此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学院学子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生动实践。海洋财经学院将持续引领学生秉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理念,结合专业特长,进一步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内涵和现实路径,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秀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