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聚焦

千万公民信息泄露利益链浮出:网上贩卖像赶集

2013-09-16 08:42:00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信息泄露 利益链条 导航仪 犯罪嫌疑人
[提要]”  顺线追踪,张家口警方又追查到多名贩卖个人信息给“博藏”公司的中间商。在警方查获的个人信息泄露源头中,有电信公司人员,也有快递公司、银行、医院、学校、工商局等部门工作人员,都是方便获得个人信息的部门。

  网上贩卖信息像“赶集”个人隐私成诈骗“导航仪”

  上千万公民信息泄露背后利益链浮出

  一千多万名公民的个人信息被犯罪嫌疑人掌握,这是多么可怕的概念?今年8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公安局历经大半年时间,侦破一起特大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案件,从犯罪嫌疑人手中查获一千余万条公民个人信息,缴获500余张银行卡,近百台电脑。

  谁需要这些公民个人信息?又是谁在泄露?其中隐藏着怎样的经济利益?随着案件侦查的深入,一条偷窥个人隐私背后的利益链条逐渐清晰。

  谋求精确营销个人隐私成诈骗“导航仪”

  “张女士,您好,您最近减肥成果怎么样啊?我们这里有一种美国最新研制的减肥药……”去年年底,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张慧(化名)突然接到一个推销电话,对方不仅知道她的名字、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还知道她最近正在尝试减肥。“我的个人隐私竟然都被陌生人详细掌握,让我很吃惊,也很气愤。”

  吃惊的不止是张女士一人,去年以来,许多张家口的市民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都接到过类似的推销电话,对方或推销保健品或推销降血压药等,都恰好契合接电话者的个人状况。在接到报警后,张家口市警方展开侦查,于今年3月对涉案的张家口市“博藏”公司进行了查封。

  据公司负责人张华(化名)供述,公司主要是通过电话营销出售一些假冒伪劣的药品、保健品,刚开始业绩很差,工作人员都是盲目拨电话号码,打几百个电话也许能碰上一个买家。去年10月,偶然发现在网上能买到一些患者电话“我们花钱买了上万条个人信息后,电话营销精确度大大提高,生意好得出奇。6块钱一盒的药我们卖到60块钱,照样有人买。”

  顺线追踪,张家口警方又追查到多名贩卖个人信息给“博藏”公司的中间商。一名来自安徽的中间商郑前介绍,他本人是做山寨版儿童学习用品生意的,为了节省成本,他最初花了一万多元买了两万多条个人信息,推销效果很好。后来郑前购买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多,他开始兼职做中间商,把自己手头的个人信息再转手卖给别人。

  被抓获的一些犯罪嫌疑人交代,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精确营销对于公司企业尤其是一些不法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而掌握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后,就相当于有了“导航仪”,想推销什么样的商品就找什么样的消费者,事半功倍。

  贩卖信息“利滚利”网上交易像“赶集”

  据在深圳被抓获的一名中间商、犯罪嫌疑人周强(化名)介绍,他最初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由于老完不成业务量,就花1400元在网上买了几万条与保险业相关的个人信息,结果工作业绩直线上升。后来跳槽到一家证券公司后,觉得自己以前掌握的个人信息没用了,就想卖掉。

  “我先在网上搜索一些关键词,加入特定的Q Q聊天群,发现里面可热闹了,买卖个人信息跟赶集似的,你出个价,我出个价,你有老板信息,我有官员信息。过去花1400元买来的信息,卖了十多次后,净赚八万多元。”周强说。

  通过中间商再往上挖,警方终于找到了泄露个人信息的多处源头。其中一名源头犯罪嫌疑人王刚(化名)是山东某电信公司的网络维护人员。据交代,去年3月,一位朋友希望他提供部分拨打某“400”专属号码电视购物人群的呼叫记录,他就把一些个人电话号码卖掉,一条信息四毛钱。

  在警方查获的个人信息泄露源头中,有电信公司人员,也有快递公司、银行、医院、学校、工商局等部门工作人员,都是方便获得个人信息的部门。

  由于几乎没有门槛,贩卖个人信息的从业者越来越多,产业链也越来越庞大。在此次张家口市公安局抓获的一名犯罪嫌疑人手中,警方发现他一个人就拥有300多万条个人信息,姓名、电话、住址、爱好、家庭成员状况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标注。不仅分为高端客户、白领名录、普通百姓等诸多大项,大项里详细分有各种小项,如高端客户还分为手机V IP用户、高尔夫会员、银行高管等。

  业内人士表示,信息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状况更显珍贵,各种个人信息泄露的行为层出不穷,但相关规定仍显滞后,完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这样才能保障警方打击个人信息犯罪取得良好效果,维护好个人隐私和社会安定。

  原文链接:http://dz.jjckb.cn/www/pages/webpage2009/html/2013-09/16/content_79754.htm?div=-1

初审编辑:陈宏发
责任编辑:季青云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