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黄河苗木基地建设琐记
省局领导视察苗木基地
滨州大众网7月29日讯(通讯员 刘玉浩 崔全刚)夏日的滨州黄河苗木基地到处郁郁葱葱,堤坡上的草皮青翠欲滴,高大的柿树枝繁叶茂、遍地的紫薇迎风怒放,这里成了绿的世界,花的海洋。滨州黄河苗木基地建设是勇于创新的结晶,是积极作为的缩影。
思路定出路
绿化是黄河形象,生态是黄河基础设施。按照山东河务局建设规模化林木良种育苗基地的要求,为实现滨州河务局2011年黄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推进工程管理良性运行,工程面貌显著改善,争创全河一流”的目标,落实好“抓好南外环绿化美化的实施,打造高标准的工程亮点”的工作要求,滨州恒达养护公司转变思维模式,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把上级的方针政策与本单位实际紧密结合,变淤背区土地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建设规模化高档苗木基地,解决淤背区开发档次低、投资渠道不畅等难题,努力打造一流工程管理亮点。
滨州黄河苗木基地位于位于渤海十三路南首,黄河大堤左岸淤背区,毗邻南外环,占用堤防长1350米,与济南华泰园林公司合作开发。规划三个区:高档小苗木繁育区,繁育雪松、法国青桐、红豆衫、龙柏、栾树、玉兰等名优小苗木数十种,为沿黄两岸及城市绿化改造、提升绿化品位提供优质苗源;大树康复区,收集因工程建设、旧村改造等原因造成存活困难的民间古树和其它名优树种,提高古树名木保护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管理观光休闲区,由果树园、养殖园、菜园、休闲场所、停车场及计划建设中的高标准花卉大棚等组成,营造滨州黄河旅游休闲观光胜地。该项目3年内形成规模,打造山东黄河乃至全河一流工程管理亮点、绿色生态地标、绿洲文化名片。
结合出文章
只有出乎其类,才能拔乎其萃。滨州恒达养护公司立足于规模化、高标准、高效益,引进高效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实现苗木基地建设“三结合”,促进淤背区开发良性循环。
和建设绿色生态工程相结合。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水平管理的建设原则,合作双方成立园林工程公司,具体负责项目的运转和管理。目前已种植冠径50-70公分的柿子树30棵、国槐50棵;果树200棵,法桐1260棵,合欢50棵,雪松1570棵,蜀桧(大)510棵,蜀桧(小)5000棵,高档龙柏球570多墩,小龙柏3000多株,栾树1000棵(小),法国青桐1000棵(小),红豆衫1000棵,百日红1000株,玉兰1000棵,初步营造出一片生态绿洲。
和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相结合。组织职工自己动手,整理堤坡7500多平方米,堤肩4050平方米,种植马尼拉草皮1万多平方米,该草皮绿色观赏期可达270余天,成为滨州黄河一道绿色风景线。同时,风格多样的管理房已封顶,年底可建成使用,以独特地文景观彰显滨州黄河文化内涵。
和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相结合,突出“三园”(菜园、种植园、养殖园)建设。投资15万元,占地15亩的养殖园已建成。管理房200平米,安装安全网340米,鸡舍200平米,笨鸡400余只,肉鸡3000只;猪舍40平米,猪15头。蔬菜水果采摘园,种植无公害蔬菜20多个品种,优质水果10余种,大力建设职工后勤生活基地。
绿色生效益
绿化就是美化、增绿就是增收。苗木基地建设,本身就是增加绿量,美化环境,又能为植树造林提供源源不断的苗木,形成产业后还给滨州黄河发展贡献更多的“绿色元素”,实现了经济、防洪、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和共同提高。山东河务局基层工作经验交流会、老干部观摩团,滨州市委书记邓向阳、副市长尚龙江等都曾亲临苗木基地,提出指导性建议,并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
经济效益:通过发展林间禽种(植)养(殖)项目,打造立体化养殖格局,上林下禽的种养模式拉长了苗木基地产业链条,目前已产笨鸡蛋2000多斤,实现收入6万多元;
防洪效益:苗木基地建设与工程管理实现了有机结合,通过在堤坡种植优质草皮,在淤背区大规模植树,遏制了水土流失,水沟浪窝明显减少,保持了工程完整,工程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生态效益:苗木基地通过打造“生态”、“绿色”、“高效”三大主题,园内搭配园路、广场等景观,营造13万平方米的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的绿色景观长廊,美化了黄河工程,改善了生态环境;
社会效益:苗木基地建设为沿黄群众提供了一个游玩、旅游的好去处。
更上一层楼
风物长宜放眼量。下一步苗木基地将分两步走,第一步到今年年底,塑造黄河生态景观,计划下半年再种植大树300-500棵,形成大树景观效果;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与实力雄厚的园林公司合作建设2400平方米的高标准花卉温室大棚,采取以资源吸引资金的方式进行高效能运作,以土地和基础设施计价入股,合作双方按投入比例分享收益,逐渐由目前的苗木输入变苗木商品化输出。高标准规划建设:大棚主体骨架采用热镀锌优质钢材,顶部覆盖双层充气膜;大棚内花卉生产种植全部采用工厂化育苗栽培,建成奇花异草、名贵花卉、树木盆景等多品种的生态精品工程,力争在近期内形成集花卉生产交易、试验示范、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滨州生态花卉观赏第一园”。
第二步到2014年,在服从黄河防汛、工程建设和滨州城市规划要求的基础上,服务于生态黄河建设,大量引进繁育适合本地生长的“名、特、优、新”品种,提高产品档次,实现优质苗木本土化供应,打造全河一流工程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