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蕊
责任编辑:李丽娟
大众网记者 杨倩倩 通讯员 南丹凤 滨州报道
为进一步推动社区各项工作深化提升,实地检验各社区综合工作成效,理清工作发展思路,亮出年终“成绩单”,12月28日,无棣县棣丰街道开展“三亮三比三看三争当”年终亮结果暨四季度社区大比武活动。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相关领导和各社区书记依次观摩了河沟社区贾店党建微工厂、白杨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馨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馨怡社区山水润福苑聚福电商、馨国社区汇泰海丰苑文明实践广场、新城社区共享食堂、馨宇儿童友好社区、棣州社区吉尔佳幼儿园、馨安社区党建微工厂、馨苑社区工人驿站党建微工厂、馨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微工厂、馨岳社区鑫岳家园小区党群服务站、馨泰社区学府帝景小区文明广场等13个社区的重点项目。每到一处,各社区书记详细介绍了点位基本情况,汇报工作特色亮点,相关领导从2023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社区基础工作运行和特色工作创建等方面现场评分。
观摩结束后,在馨泰社区二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交流会,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阳主持会议,各社区书记就第四季度工作开展和明年工作计划作了详细汇报。会上,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永炎通报了四季度社区“大比武”考评结果,街道党工委书记唐志强作总结讲话。
唐志强指出,此次观摩的13个点,涵盖民生服务、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等各个领域,亮点纷呈、特色鲜明,具有较好的示范性、创新性,达到了相互观摩、取长补短、推动工作的效果。现在正值岁末年终冲刺的关键时期,希望各社区锚定目标,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扎实细致的作风跑表计时、奋力冲刺,全力确保2023年各项任务目标圆满收官。
在干事创业中体现棣丰担当。现在距离年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形势严峻、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各位社区要对照目标,扛牢主城区、新城区的责任和担当,思想再解放、机制再创新、工作再加力、责任再夯实、服务再优化,能力再提升,全面营造“不比阵地比干劲、不比口号比务实、不比运气比本事”的浓厚氛围,以实干实效交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为决战决胜全年目标任务、推动2024年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强优富美”新无棣建设贡献主城区力量!
在社区服务中体现棣丰情怀。充分发挥社区贴近居民、直接服务居民的优势,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要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聚焦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幼”设施建设,积极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和服务设施,从保障社区老年人、儿童的基本生活出发,配套养老、托育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补齐社区服务短板,使社区治理既有深度更有温度。要拓展服务领域,创新社区服务方式。厚植自身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不断探索为民服务新思路、新方式、新机制,不断提升社区工作体系化、品牌化水平。
在经济发展中体现棣丰速度。要不断探索社区经济发展路径,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聚力聚焦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牵引带动效能,全面集中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实体强村项目,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特色品牌,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棣丰路径。要以创业、产业、就业“三业”帮扶为路径,精准实施“微工厂”富民工程,整合全街道资源,持续摸排摸底“微工厂”;盘活辖区内闲置低效资产,建设高标准“微工厂”。要持续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努力打造高效便捷、舒心暖民的营商环境,聚集商机人气,吸引各大商户入驻商圈,建成高品质商业街区,奋力推动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城市治理中体现棣丰特色。优化服务阵地,全面做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抓好小区党支部作用发挥,完善党群服务站体系建设,将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工作延伸至群众身边“最后一米”,实现城市基层治理“纵向到底”直达城市最小单元。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调动党员、志愿者及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提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将棣丰的城市社区管理打造成“滨州样板”,将棣丰的农村社区管理打造成“无棣标杆”。
在民生保障中体现棣丰温暖。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要聚焦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始终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建好儿童社区,推出丰富多彩的儿童活动,让幼儿幼有所育;打造“共享食堂”阵地,配套康养、照料、公益等多元服务,让老有所养;提供专业诊疗服务、义诊活动,让病有所医;开展常态化食品安全督查,让食有所安;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让居有所乐;做好网格治理、帮办代办、便民服务,让事有所办,多措并举保障居民群众和谐幸福生活,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群众生活更有质感。
在群众满意中体现棣丰位置。要充分认识到抓好群众满意度工作是形势所需、职责所系、群众所盼。始终坚持“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的实际问题入手,认真履行职责,创新群众满意度提升措施,把群众的生活问题抓紧抓实抓好,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要依托电话调查、入户走访、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件等渠道,深入开展问题分析梳理,梳理汇总各类诉求数据,精准把握具有明显时间节点、规律性的高频重复问题,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推动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变,做到未诉先办,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初审编辑:刘蕊
责任编辑:李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