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成果资料复制接收试点工作全省领先

2023-07-20 11:23:1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蕊

  大众网记者 董照娜 通讯员 张国辉 滨州报道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成果资料复制接收先行示范点工作中,无棣县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政策精神,紧密联系本地实际,方法得当,措施得力,推进有序,成效明显,取得了速度快、数据准、服务优、创意新的试点经验,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成果资料复制接收蹚出了一条路子。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业务培训工作会议上,受到省厅领导的高度评价,认为无棣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成果资料复制接收先行示范点工作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创造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典型经验。

  资料接收速度快。周密部署,构建协同机制。无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农业农村局对接,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召开试点工作启动会,联合印发工作方案,统一了复制原则、内容、流程和责任,明确两部门的职能分工。以点带面,探索经验。在正式复制前,从全县4个乡镇标段各选取一个典型村进行试点复制,并进行成果分析。按照技术规范,全面分析,研判问题,编写分析报告,为后续全面复制打下坚实的基础。紧密配合,压茬推进。无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县农业农村局、档案局召开专题会议,开展实地调研,动员12镇街经管站全面梳理一户一卷档案、调查资料、报表台账及工作报告等纸质成果资料,全面掌握资料情况。2021年10月份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县农业农村局签订数据移交协议书、电子数据移交保密书,完成资料接收、成果分析和入库工作,率先向省自然资源厅汇交数据,圆满完成试点任务。

  严谨细致数据准。认真厘清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档案复制前,无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根据资料复制要求梳理完善相关资料,做到底细清、数据明。确权成果档案,包括登记申请书、承包调查表、承包合同、登记簿等材料,全部移交县档案馆归档。全县555个村登记颁证,承包面积83万亩,涉及农户9.8万户,合同签订率和证书到户率均达100%,共颁发证书98042本。全面梳理规范整合入库。档案复制后,从登记利用的角度,对成果资料按照规范性、完整性、一致性组织开展全面分析梳理,编制了工作分析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同农业农村局对接会商,形成问题台账,共同推进处理。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协调推进”的原则开展数据整合入库,梳理建立双向数据映射模型,开展成果转换抽取,完成图、属、档关联挂载。全县共整合入库电子数据153GB,其中扫描档案117.5GB,发包方760个、承包方98042户、地块604888宗,复制完成率达100%。结合登记质量提升工作,开展必填字段补全工作,添加不动产登记系统校验规则,杜绝增量问题产生,有效保障成果质量,支撑登记业务开展。推动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全面厘清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数据在内的最新成果资料,清点造册形成工作台账。明确了纸质档案的电子化扫描任务,并按照档案管理要求统一移交县档案馆管理。成果数据入库后,组织技术力量,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全面开展数据质量提升及数据成果更新工作。经梳理核实,全县存在承包地块与现状不符、重复发证等问题,归纳总结为两大类、20小类问题,逐类进行了分析处理。

  增强意识服务优。拓展共享渠道,推动线上共建共享。结合本地基础条件、登记成果介质形式、储存方式等实际,积极沟通协商,签订成果共享协议,共同推进承包合同和登记信息的互通共享。通过电子数据拷贝,纸质档案复制等多种方式,实现历史资料和数据成果的复制共享,进一步压缩办结时限。依托县政务信息平台开展增量数据的交换,积极部署省“一网通办”平台的线上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群众满意度。做好有序衔接,规范登记业务开展。无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农业农村局联合制定业务协同文件,明确承包合同信息和登记信息的双向共享,做好不动产登记与承包合同管理的衔接工作。从承包合同签订到登记颁证,两部门梳理各自业务要求,精简材料、优化环节。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各类登记均可通过不动产登记系统办理,办理首次、变更、转移等业务45件,化解矛盾5起,有力解决群众业务需求,维护群众利益。下沉窗口,服务延伸就近办。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均延伸至全县所有镇街,实现镇街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农房、林权类等涉农不动产登记。形成了村级组织、镇街部门、县直部门业务联一,一个窗口对外受理、多部门内部联动运行的农村不动产审批、登记联办机制,为群众办理农村不动产登记业务210件,真正实现涉农不动产“属地管理、就近登记”。

  积极探索创新。发挥“一网通办”平台优势,通过不动产登记系统升级再造,成功研发部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管理与不动产统一登记业务联办系统。依托系统实现了自然资源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的数据共享、业务融合、协同办理,推动合同管理与确权登记的全链条线上网办,切实方便群众。拓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管理“一码”应用。不动产单元代码具有特定性和唯一性,全县实现了自然资源、税务等多部门关联应用。应用市县一体化时空大数据平台,探索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中记载不动产单元代码,实现横向关联,推动在土地收储、开发整理、承包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联动共享,构建土地全生命周期业务高效协同、信息共享集成的管理体制。积极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与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试点工作有序衔接。根据土地二轮延包剩余期限不长的实际,与农业农村局协同配合,研究出台统一的操作规范、规程路线,对合同续签、登记与耕地保护、土地征收等工作衔接制度作进一步探索优化,完成合同信息整合入库,有序开展登记颁证工作,助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初审编辑:刘蕊

责任编辑:卢志强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