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春运购票遭遇数码门槛:对电脑一窍不通
2014-12-29 15:12:00 来源:财新网 我要评论
[提要]【财新网】(实习记者 邓鸽)为了买到过年回家的火车票,广州的装修工人游云(化名)一家费尽了力气。会用12306网站已经不够了,至少还得会用抢票软件——倒票“黄牛”已经用这一“神器”,圈定了大批票源。
【财新网】(实习记者 邓鸽)为了买到过年回家的火车票,广州的装修工人游云(化名)一家费尽了力气。他儿子和媳妇略懂电脑操作,2人同时用家里的两台电脑在12306网站上“抢票”,均未能得手。对电脑一窍不通的游云则试图去火车票代售点碰碰运气,也未能如愿。
当下年轻人已经习惯用12306网站购买火车票。对网络并不熟悉的游云们,却被数码门槛挡住了回家之路。
春运堪称“人类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2014年初的“春运”,在短短40天内,中国共计36亿人次通过各种公共交通出行,其中通过铁路出行的旅客共2.66亿人次。
在春运期间出行,火车票是要靠“抢”的。2015年春运火车票已于12月7日开售。至12月26日的19天内,共有近7亿人次登陆12306网站,买走6281万张火车票。互联网买票命中率只有9%。
游云不懂电脑。他只要手里没活儿干,就带着小孙子到各个火车票代售点转悠。代售点秉承秉承排队买票传统,但相比网站预售60天内的票,预售点只预售58天之内的票。
同一天的火车票,网站销售比网点代售提早两天。这意味着,要想在预售点抢到合适时间段的车票,只能靠“捡漏”,或者有人在互联网上退票。
一名在代售点干了5年的售票员告诉游云,“这几天没票,来再早也没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2.69亿外来务工人员中,有接近50%的年龄在34岁以上,他们中只有14.1%的人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这一群人缺乏互联网购票经验,不懂网上支付。他们仍然习惯最传统的窗口购票。
事实上,早在2012年年初,12306投入使用后的第一个春运,就有农民工给原铁道部写信提意见:“我们厂里40多个工友都不会弄电脑。老板同情我们,帮我们上网买票,结果他弄了半天,也弄不起来,不是进不去,就是没票了。老板说,就算有票了,还得开通啥子网银。我们是打工的,又不是白领,哪会开通这个,这不是用脚指头想出来的吗?”
这封信还说:“每年春运,排队买票,对我们农民工是折磨。今年我们想要这个样的折磨,也没有了。”
不过,游云的儿子去年成功通过互联网抢到了除夕前回家的车票。今年失败了,“要抢4张,有点难。”游云说。他不知道什么是抢票软件,他说,“那是年轻人玩的,我玩不动。”
当在他面前的数码门槛还在拔高,现在12306上购票发展到了“秒杀”。
12月19日,12306网站开始预售腊月廿八的车票。这一天,该网站点击量刷新了历史记录——24小时内点击297亿次,相当于平均每个中国人点击22次。
某浏览器根据网民使用该软件抢票的数据发布了“中国人还乡地图”:有着1660万外来务工人员的广东省,成为中国抢票第一大省;而广州成为全国在线抢票城市之首——广州出发的网友抢票数量占全国网友抢票数量的37.5%。
这直接导致除夕前由广州出发前往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河南、陕西、江西等地的火车票,在放出票后最短几秒钟内、最长在半小时之内,全部售罄。
会用12306网站已经不够了,至少还得会用抢票软件——倒票“黄牛”已经用这一“神器”,圈定了大批票源。
央视报道称,网络“黄牛”利用抢票软件短短10分钟就抢走了1245张车票,一趟列车车票瞬间被垄断。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朱建生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大量“黄牛”使用抢票软件,有的抢票软件突破5秒刷新一次,“能刷多快刷多快”,给12306网站系统造成负担。
根据新华社披露,由于12306对抢到的票有45分钟支付期,“黄牛”在这个时间段内,寻找买家。一旦寻找到买家,就把这张票放出去,再用真实买家的信息去购买这张票。因为抢票软件的速度比正常人工操作速度快很多,可以实现在放票的瞬间又让这些票回到“黄牛”手里。如果45分钟内依然没有找到买家,也可用同样方式将票源牢牢控制在“黄牛”手中。
除了提前60天售票外,这次春运火车票销售还执行提前15天退票免收手续费。于是“囤票族”伴随“黄牛”同时出现。
根据实名制规定,一张有效身份证件在同一乘车日期、同一车次只能购买一张车票。而对不同天同一车次或同一天不同车次,使用同一身份证号订票是没有限制的。铁道部门称,“部分旅客囤积多张火车票的做法并不违反火车票实名制规则。”
这使得“抢票”的竞争明显比去年激烈。
帮助农民工们迈过数码门槛,成为一个新课题。在北京西站和南站,已有两组大学生志愿者,帮助排队购票者使用手机注册12306、并下载安装软件购买火车票。
责任编辑:李丽娟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