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君彩
责任编辑:纪学敏
近日,惠民县辛店镇以“绿色治理”为抓手,全面打响废旧农膜清理回收攻坚战。通过镇农技站宣传引导、集中清运、以旧换新等创新举措,短短数日回收废旧农膜10余吨,有效破解农田“白色污染”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发展动能。
多方联动,构建全域回收网格
辛店镇将废旧农膜治理作为生态振兴的突破口,构建“政府主导+村级协同+群众参与”的治理体系。镇农技站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宣讲,通过发放明白纸、举办田间课堂等形式,向农户普及农膜残留对土壤结构、作物生长的危害。3月27日,镇村两级联动开展“清膜护田”集中行动,工作人员分赴各联村清运点,仅单日即回收废旧农膜10余吨,县农业农村局调配专用运输车辆全程保障,形成“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高效闭环链条。目前,全镇9个联(新)村已实现回收网点全覆盖,农田环境焕然-新。
以旧换新,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为破解回收动力不足的难题,创新推出“废旧农膜置换新膜”激励机制。农户通过上交回收的废旧农膜,即可在指定站点兑换高标准可降解新农膜。这一政策既让群众看到“眼前实惠”,更引导其树立“长远环保意识”。乔家村种植大户乔春梅算了一笔账:“往年春耕后废旧地膜要么焚烧要么填埋,现在既能换新膜还能领补贴,一亩地能省不少钱嘞!”目前,全镇累计发放新农膜10余吨,农户参与率超80%,形成了“主动回收-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良性循环。
生态优先,打造绿色治理样板
废旧农膜治理不仅关乎环境质量,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辛店镇通过“三化”提升治理效能:资源化利用,将回收农膜统一运送至县再生资源企业加工,年可减少固废污染数吨;标准化推广,引导农户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从源头降低破碎残留率;长效化监管,建立农田残膜动态监测台账,并强化宣传引导。如今,镇域内农田残膜量不断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升,小麦、玉米等作物亩均增产5%以上,真正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从“田间白色污染”到“绿色生态财富”,辛店镇用创新实践书写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答卷。下一步,辛店镇将持续完善回收体系,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让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在田间地头扎根生长,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辛店经验”。
初审编辑:王君彩
责任编辑:纪学敏
黄河二路“创新桥”呈南北走向,桥梁全长30米,桥面宽度为4米;桥梁两端设置垂直升降电梯,人行梯道宽2.5米。市城管局将督促施工单位科学组织施工,合理衔接工序,高标准、高质量、按进度推进,于4月底前完成三处工程建设。[详细]
2月27日,中铁大桥局二公司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对所有人员进行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为项目安全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同日,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定制“点对点”包车服务,派出两辆大巴车专门前往梁山县接22名劳务人员返滨复工。 [详细]
2月27日,全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提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表示:“疫情当前,帮扶就是最好的监管,就是最好的服务。[详细]
2月27日,滨州市教育局寄语全市广大家长:让我们家校共育,携手并肩,继续坚守这个特殊的假期,继续关心关注孩子的健康、学习和成长,安心等待我们的开学通知!相信,即将到来的开学季,定是“桃李芬芳”时! [详细]
目前按病例确诊医院所在县市区分布:滨城区1例(已治愈出院)、邹平市7例(含治愈出院6例)、惠民县3例(已全部治愈出院)、阳信县1例(已治愈出院)、无棣县3例(含治愈出院1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