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君彩
责任编辑:张爽
惠民县李庄镇是全国最大的化纤绳网产业基地,年产绳网150万吨,产值突破160亿元,占据全国80%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该镇依托绳网传统产业优势,通过外引整合、内力挖潜、创新驱动,进一步加快整个产业向集成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升级转型,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外引整合,让产业集成化
在位于惠民县李庄镇的中国绳网产业新城建设项目一期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垫土方、整平场地……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据悉,中国绳网产业新城建设项目总投资138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56亿元,占地面积416亩,建筑面积38.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创新中心、智慧园区、物流基地、产业大脑、设备更新、配套设施六部分。
“项目一期建成后,将深度耦合组织链、产业链、服务链、生态链、智慧链,加快推动绳网产业迭代升级,为打造特色鲜明、链条完整、新质前沿、高端智能的国家级新型绳网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李庄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成兴鹏介绍。
产业为媒,项目发力。李庄镇牢固树立“平台思维”和“运营思维”,以传统化纤绳网产业为媒,聚焦转型升级薄弱环节、空白领域,外引优势项目,加快延链、补链、壮链,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向产业集聚,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力迈向集成化发展之路。
内挖提质,让生产智能化
走进山东滨州八匹马塑料化纤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自主操作设备,进行电子横移,更换生产工艺……
据该公司负责人李华宁介绍,引进了数控经编机后,由电脑代替了人工调整设备,简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产量较以往增长了30%,成本降低了10%。
近年来,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发展形势,李庄镇内力挖潜,不断推动辖区内企业改革升级,瞄准市场需求,推进智能化改造,引进数字化设备、打造数字化车间,实现由制造到智造转变。目前,李庄镇先后培育出高新技术企业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1家、省级“瞪羚”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成功申报省级数字车间2家、省级互联网平台1家、省级晨星工厂17家。
创新驱动,让产品高端化
在山东惠民展鹏网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数台数控经编机正在昼夜运转生产遮阳网。近年来,该公司通过强化创新,产品数量已拓展到4大系列30多种规格,广泛应用于农业、体育、休闲等行业领域,出口到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李庄镇搭建了黄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八大平台,依托平台聚人才、引技术,全力打造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同时,鼓励本土企业创新创业,进军高精尖领域,交通保全网、深海养殖网、防草布等一大批科技含量更高的绳网逐步涌现,自主研发的“六角足球网”闯进里约奥运会,“滑雪场围网”亮相北京冬奥会,各类绳网专利达400余项,李庄绳网正步履铿锵地迈向高端化。
初审编辑:王君彩
责任编辑:张爽
黄河二路“创新桥”呈南北走向,桥梁全长30米,桥面宽度为4米;桥梁两端设置垂直升降电梯,人行梯道宽2.5米。市城管局将督促施工单位科学组织施工,合理衔接工序,高标准、高质量、按进度推进,于4月底前完成三处工程建设。[详细]
2月27日,中铁大桥局二公司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对所有人员进行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为项目安全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同日,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定制“点对点”包车服务,派出两辆大巴车专门前往梁山县接22名劳务人员返滨复工。 [详细]
2月27日,全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提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表示:“疫情当前,帮扶就是最好的监管,就是最好的服务。[详细]
2月27日,滨州市教育局寄语全市广大家长:让我们家校共育,携手并肩,继续坚守这个特殊的假期,继续关心关注孩子的健康、学习和成长,安心等待我们的开学通知!相信,即将到来的开学季,定是“桃李芬芳”时! [详细]
目前按病例确诊医院所在县市区分布:滨城区1例(已治愈出院)、邹平市7例(含治愈出院6例)、惠民县3例(已全部治愈出院)、阳信县1例(已治愈出院)、无棣县3例(含治愈出院1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