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郭九涛
责任编辑:纪学敏
在惠民县大年陈镇的冯仙华村,西北角的洼地里长着一棵远近闻名的“百年柘桑”树。这棵柘树,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桑柘成阴百草香,缫车声里午风凉。”陆游的《示客》中提到的“柘”,音zhe,就是指“柘树”。冯仙华村这颗柘树直径米余、高10米余,冠幅达15米,方圆数十里内已难寻其二。
冯仙华村的这棵柘树,本地人也称“桑柘树”,属于桑科、橙属植物,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它的树皮灰褐色,小枝无毛,略具棱,并有棘刺。冬芽赤褐色,茎皮纤维可以造纸,根皮则具有药用价值。嫩叶可以养幼蚕,果实可生食或酿酒。柘木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名贵木料,颜色金黄,硬度高,木质细腻。自古便有“南檀北柘”的说法,将柘木与檀木并列。
关于柘树,本地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据说,在古代,皇家曾采用柘树的树皮和木材提取黄色,作为染龙袍的颜料,因此又叫“皇帝木”。如今,这棵柘树每年5至6月开花,6至7月结果,果实成熟时呈橘红色,味道甘甜,当地仍流传柘树果实食用可清热解毒、泡酒饮用能舒筋活血的说法。村民冯焕珍回忆,当初在生产队时期,队里还曾用这棵柘树的嫩树喂蚕呢。
如今,冯仙华村的这棵古柘树已经被大年陈镇人民政府列为古树名木,进行挂牌重点保护。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参观这棵百年古木,感受它的风采与魅力。人们纷纷感叹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沧桑,同时也对冯仙华村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间非遗传承表示赞叹。(通讯员:段祖耕)
初审编辑:郭九涛
责任编辑:纪学敏
黄河二路“创新桥”呈南北走向,桥梁全长30米,桥面宽度为4米;桥梁两端设置垂直升降电梯,人行梯道宽2.5米。市城管局将督促施工单位科学组织施工,合理衔接工序,高标准、高质量、按进度推进,于4月底前完成三处工程建设。[详细]
2月27日,中铁大桥局二公司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对所有人员进行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为项目安全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同日,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定制“点对点”包车服务,派出两辆大巴车专门前往梁山县接22名劳务人员返滨复工。 [详细]
2月27日,全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提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表示:“疫情当前,帮扶就是最好的监管,就是最好的服务。[详细]
2月27日,滨州市教育局寄语全市广大家长:让我们家校共育,携手并肩,继续坚守这个特殊的假期,继续关心关注孩子的健康、学习和成长,安心等待我们的开学通知!相信,即将到来的开学季,定是“桃李芬芳”时! [详细]
目前按病例确诊医院所在县市区分布:滨城区1例(已治愈出院)、邹平市7例(含治愈出院6例)、惠民县3例(已全部治愈出院)、阳信县1例(已治愈出院)、无棣县3例(含治愈出院1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