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徐明月
大众网·海报新闻报纸3月14日讯(记者 纪学敏 通讯员 李金涛)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之际,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实施诈骗,严重影响了疫情防控和社会治安稳定。3.15来临之际,邮储银行滨州市分行为广大消费者总结了利用疫情进行网络诈骗主要类型,以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风险管理能力,有效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1.虚假售卖口罩诈骗。疫情发生后,口罩成为了“紧俏货”,口罩的紧缺成为了不法之徒下手之地,不法分子谎称可以代购或者囤有口罩,当受害人付款后就拒不发货或拉黑,骗取钱财。
2.车船机票退改签诈骗。通过发送短信,称航班或列车因疫情影响被取消,办理改退签可获赔偿,诱导受害人拨打短信中的电话或者登录网址,进一步套取受害人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骗取账户资金。
3.假借“献爱心”诈骗。冒充慈善或民政部门,发送虚假短信或者搭建虚假网站,利用同情心骗取捐款。
4.冒充医护人员实施诈骗。假冒政府部门或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部门给受害人打电话,推销假冒的防疫药品;或者以假冒药物研究(医疗)机构的名义,在网络上推广所谓防疫情“特效药”;甚至用假冒伪劣药品贴上外文标签,冒充国外研制的新药,故弄玄虚实施诈骗。
5.“亲属得病需用钱”诈骗。不法分子会冒充医生、单位同事等给受害人打电话,谎称亲属在外监测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已被隔离,以索要医药费为名,要求受害人向其提供的账号汇款,以此骗取钱财。
6.网络刷单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发生以来大量民众“宅在家中”的情况,通过发布“足不出户,工资日结,工作轻松,报酬丰厚”等虚假刷单广告,引诱受害人付款后,拒不退款,骗取钱财。
针对以上网络诈骗,疫情防控期间要理智做到六个一律:
1.网购口罩等防疫用品以及爱心捐赠等事项,一律要通过官方正规渠道,切勿直接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直接转账。
2.任何短期、高额利息的投资平台一律不要轻信。因为你随时可能失去本金。
3.好友突然通过QQ、微信联系,称未绑银行卡、支付限额等理由请求帮忙转账,请一律提高警惕,核实后再转账汇款。
4.收到相关退票、改签及亲属感染等相关信息一律官方验证。
5.收到网店或快递客服的短信和电话时,一律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6.陌生号码发来的网站链接一律不点击。
如果一旦被骗,要及时拨打110或到就近公安机关报警。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徐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