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市黄山街道:打造全域文化书院建设 为群众生活“锦上添花”

2025-03-26 15:18:19 来源:  作者:

  大众网记者 李伟 通讯员 朱莉洁 滨州报道

  在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元的今天,黄山街道以文化社区建设为抓手,创新构建“精神滋养+治理赋能”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深挖文化资源、优化服务供给、激活群众参与,不仅满足了居民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向往,更以文化软实力提升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社区发展之路。

  全域统筹,织密“文化阵地网络”

  “以前总觉得文化资源离我们很远,没想到现在家门口就有这么多文化阵地,真是太方便了!”家住铝谷社区的孙红梅大姐在体验了社区的有声阅读和红色观影体验后,忍不住感叹道。黄山街道通过全域统筹,将文化资源送到居民身边,真正实现了“文化就在家门口”的愿景。

  黄山街道以“一盘棋”思维构建社区文化生态,在辖区各社区差异化打造多功能文化矩阵。统一规划“文化+生活”融合空间,形成铝谷社区“六谷五室”文明实践功能区、政苑社区320㎡城市书房、月河社区500㎡共享书屋的立体化布局。通过“社区+学校+企业+志愿者”四方联动,建成涵盖有声阅读、VR体验、书画创作、亲子互动等功能的复合型文化阵地,实现“一社一品”与“全域覆盖”有机结合,让居民15分钟内即可触达优质文化资源。

  服务创新,构建“全龄教育生态”

  “这次亲子学堂的活动特别有趣,孩子不仅学到了手工制作的技巧,还交到了新朋友,我也在银龄课堂里学到了不少健康知识。”陈福江大叔在参加完政苑社区组织的系列活动后,对社区的服务赞不绝口。黄山街道的创新服务模式,真正让每个年龄段的居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天地。

  针对“老中青幼”需求推出阶梯式文化菜单,形成“银龄课堂-青年夜校-亲子学堂-童趣托管”四阶服务体系。建立“需求征集-服务设计-效果反馈”闭环机制,通过“政小缘”微电影、四点半课后托管、公益市集等80余场特色活动,将国学书法、健康科普、手工实验等优质课程送入社区。创新“文化合伙人”制度,引入社会力量共建共享,让居民既能在周末公益课堂提升技能,也能在观影、瑜伽等活动中增进邻里情感,实现“一人一艺”的文化惠民目标。

  多元共治,激活“文化治理动能”

  “以前想练瑜伽都得去商业健身房,现在社区就有专业老师免费教学,真是太贴心了!”刚上完瑜伽课的月河社区居民王韶霞开心地说,“上周在‘小马扎拉呱’议事会上,我们几个姐妹建议增加课程频次,没想到社区这么快就落实了。”

  探索“文化+治理”融合路径,构建“街道主导、社区主体、多元参与”的共建格局。建立“社区吹哨、单位报到”机制,吸引黄山实验初中等辖区单位参与文化共建,培育“金凤凰舞蹈队”“翰墨书画社”等文化队伍。通过“逢十议事会”“小马扎拉呱”等议事平台,将文化需求征集与社区治理议题有机结合。联动共驻共建单位开展义诊、义剪、蔬菜团购等便民服务,让文化惠民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在书香墨香中凝聚起基层治理新合力。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黄山街道以文化书院建设为支点,撬动社区治理现代化转型。通过精准对接精神文化需求、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培育社区文化共同体,既满足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提升了社区治理的精细化、专业化水平。这种“以文润心、以文促治”的实践,不仅让社区成为有温度的精神家园,更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文化赋能方案。

初审编辑:李伟

责任编辑:张爽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