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伟
责任编辑:纪学敏
2月25日,2025年全省药政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全省药政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会上,滨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董希国以《纵深推进中心药房建设 精筑基层药品保供根基》为题作典型发言。
近年来,滨州市聚力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切实提升基层药品保供能力,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全国药政工作现场会先后在滨州召开。
完善运行机制,布局中心药房“一盘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药品供应保障工作,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中心药房和审方中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落实。在惠民县召开全市基层药品联动管理现场观摩会,推动中心药房建设提质扩面。
通过定期调度、督导评估、外出学习、培训指导、协同推进“五手发力”,11个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全覆盖。印发《推进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与审方中心建设提质扩面、镇村覆盖工作方案》,持续纵深压实,拓展提出“八统一”任务目标,制定30条评估参考体系,2025年全部县区将实现审方中心县乡村全覆盖。
统一用药管理,织密药品衔接“联动网”
强化目录遴选。各医共体按照《山东省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用药目录遴选指标表》,高质量统一用药目录并动态调整,累计调整22次。乡镇、社区平均配备药品258种,增加67种,上下级用药重合率有效提升,其中“三病”药品重合率100%。
强化采购配送。医共体牵头单位累计审核各成员单位药品采购计划5000余次,遴选优质配送企业,督促履行配送协议,累计约谈督促提醒114次,淘汰配送企业14家,药品配送三天到货率平均提高7.3%,到货时间平均缩短1天。
强化储备调拨。发挥中心药房“蓄水池”作用,平均储备急抢救、易短缺等药品32种,增加40%。健全余缺药品调度和调配机制,医共体内紧急调拨急救药品、及时流转临期药品100余次,既有效满足使用需求,又避免过期浪费。
提升药学服务,筑牢用药安全“防火墙”
加强处方前置审核,保障基层用药安全。惠民县、邹平市作为全省试点建成医共体审方中心,前置审方覆盖县乡村三级,率先实现543家村卫生室全覆盖,累计实时审方250余万张,基层用药规范性有效提升,成员单位处方合格率提高10%以上。其余5个县区已全部开展审方中心建设,2025年底前全部完成。
加强药师队伍建设,提升县域药学服务能力。组建基层药品联动管理专家指导组进行专业支撑,“线上+线下”调研指导100余次。中心药房对成员单位开展常态化培训91场次5500人次。审方中心建立基层药师轮训机制,培训基层药师300余人次。基层药学服务能力有效提升,药品不良反应率平均降低14%。
加强药学服务下沉,延伸基层服务触角。建立基层暂缺药品登记制度,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累计为基层群众解决用药需求6200余人次,群众用药满意率达100%。建立医共体“第一药师”“五级药师”等机制,定点包保帮扶成员单位,下沉帮扶带教360余人次。社区卫生机构家庭药师定期上门入户开展用药指导、清理过期药品等居家药学服务,累计清理过期药品1.4万余盒。
初审编辑:李伟
责任编辑:纪学敏
黄河二路“创新桥”呈南北走向,桥梁全长30米,桥面宽度为4米;桥梁两端设置垂直升降电梯,人行梯道宽2.5米。市城管局将督促施工单位科学组织施工,合理衔接工序,高标准、高质量、按进度推进,于4月底前完成三处工程建设。[详细]
2月27日,中铁大桥局二公司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对所有人员进行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为项目安全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同日,滨州黄河大桥项目部定制“点对点”包车服务,派出两辆大巴车专门前往梁山县接22名劳务人员返滨复工。 [详细]
2月27日,全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提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表示:“疫情当前,帮扶就是最好的监管,就是最好的服务。[详细]
2月27日,滨州市教育局寄语全市广大家长:让我们家校共育,携手并肩,继续坚守这个特殊的假期,继续关心关注孩子的健康、学习和成长,安心等待我们的开学通知!相信,即将到来的开学季,定是“桃李芬芳”时! [详细]
目前按病例确诊医院所在县市区分布:滨城区1例(已治愈出院)、邹平市7例(含治愈出院6例)、惠民县3例(已全部治愈出院)、阳信县1例(已治愈出院)、无棣县3例(含治愈出院1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