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剪耿延祯独树一帜 巧妙融合剪纸与蓝印花布技艺
2016-02-22 09:08:00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提要]一把剪刀,一块蓝印花布,经过他的双手,翻飞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精妙绝伦的图案,他就是荣获“中华十大神剪”奖的耿延祯。他长期热衷剪纸创作与研究,独树一帜,巧妙将剪纸与蓝印花布这两种技艺融合在一起,创作了大量有时代气息的作品。
作品《西厢记》曾获“中华十大神剪”奖 马兴琨摄
耿延祯的作品曾多次获奖 马兴琨摄
耿延祯挂出《西厢记》原作向记者介绍所剪的故事场景 马兴琨摄
耿延祯家中摆放着的作品和奖杯 马兴琨摄
大众网滨州2月21日讯(记者 贾矿中 于淋凡)一把剪刀,一块蓝印花布,经过他的双手,翻飞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精妙绝伦的图案,他就是荣获“中华十大神剪”奖的耿延祯。他长期热衷剪纸创作与研究,独树一帜,巧妙将剪纸与蓝印花布这两种技艺融合在一起,创作了大量有时代气息的作品。
近日,大众网记者来到博兴县北关村耿延祯的家中。年逾古稀的他声如洪钟,步履矫健。耿延祯说,他们家祖辈四代以印染蓝印花布为业,而制作蓝印花布则需要剪纸为基础。受家庭的影响,他小时候就迷上了剪纸。十七八岁的时候,他在当时的生产队从事蓝印花布制版工作。“生产队时期,不能根据搞经济。空余时间,我就偷着在家练习刻版,琢磨其中的技巧。不管冬夏,我家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制版工具垫上一层厚厚的橡胶皮,桌子上铺上麻袋,防止刻板的时候被人听见。”耿延祯笑呵呵道,再后来,他开始从事机械修理、汽车修理等工作。“那时候光靠剪纸吃饭是行不通的,虽说做着别的工作,但我也没放弃剪纸这个兴趣,得空了就剪自己设计的图案。如今剪纸更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耿延祯说。
在他的工作室里,琳琅满目的剪纸作品让人眼花缭乱。栩栩如生的水浒108将,巧妙绝伦的亭台楼阁,威武传神的武财神关公……记者发现,多数剪纸作品都以蓝色调为主。据耿延祯介绍,这正是他的剪纸与众不同的地方。“根据作品的性质,巧妙将蓝印花布这种民间技艺融入到剪纸作品中。有些作品中的人物、亭台楼阁、花草虫鱼,都是用蓝印花布剪的。”
耿延祯说,创作剪纸作品要先设计,反复修改后定稿。“真正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关键是创作设计的意识和灵气。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要想作品与众不同,需要深入体验生活,挖掘题材,多创作反映时代气息的作品。”耿延祯告诉记者,设计成稿后还要反复修改,有时甚至撕掉初稿重新再来。剪纸是细活,十分费神。他还根据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创作彩色剪纸品种,突破了以往剪纸色彩的单一性,给古老的剪纸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就是这样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态度,耿延祯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剪纸作品。2009年他的剪纸作品《西厢记》在神舟风韵全国剪纸大赛中荣获“中华十大神剪”奖。2010年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2011年被授予“国际文艺杰出贡献人物”荣誉称号。
谈及《西厢记》的创作,耿延祯说,整个过程用了大半年的时间。他首先购买阅读不同版本的《西厢记》,查阅历史资料,仔细研究故事情节,推敲人物性格和表情,描摹亭台楼阁架构,设计创作模板。然后将设计的模板挂在墙上反复修改,最终定稿。又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最终完成了包括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故事场景。
猴年春节,耿延祯也创作了《福善吉庆》、《猴娃献瑞》两个作品。“这个画叫福善吉庆,福善就是扇子上有个福,这个娃娃抱着一盆子桔子,取其谐音,叫吉,现在兴两孩的政策,一个小子,一个姑娘,寓意也很好。”耿延祯指着其中一幅作品向记者介绍。采访最后,他告诉记者,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继续传承这门传统的剪纸艺术,并不断创新剪纸技艺。
责任编辑:宋静涵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