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滨州新闻

滨州“80后”唐福同:用泥土讲世间故事

2014-05-15 08:38:00    作者:   来源:鲁北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唐福同 八零后 泥塑 世间 故事
[提要]■唐福同在无棣古城进行速写训练以期给泥塑融入更多的当地元素 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东西,在唐福同手里有了灵性与精气神儿,一尊尊逼真到毫发毕现的泥塑再现了鲁北无棣的民俗民风和秋收秋种。

  ■唐福同在租赁的农家小院中创作泥塑

■唐福同就自己作品的细节问题与村民交流

  ■枣树地里随处可见的红粘土

  成了唐福同最好的泥塑原材料

  ■唐福同在无棣古城进行速写训练以期给泥塑融入更多的当地元素

  ■除了泥塑,根雕才是他养家糊口的“饭碗”

  □晚报记者 孙洪师 朱庆光/文 张滨/图

  通 讯 员 蒋惠庆 杨健

  几把自制的小刀,一支玻璃钢磨成的细签,一团平常不过的胶泥。

  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东西,在唐福同手里有了灵性与精气神儿,一尊尊逼真到毫发毕现的泥塑再现了鲁北无棣的民俗民风和秋收秋种。

  唐福同是个标准的“80后”,在世风浮躁难耐寂寞的同龄人中,1984年出生的他带着一种沉静和儒雅。

  一个搭着葡萄架、长着石榴树、充满农家气息的小院,就是唐福同的创作乐园了。对这个30岁的年轻人而言,泥土就是他艺术生命的血液和源泉,一捏一刻之间,一个别样的世界就会展现在人们眼前。

  出生于无棣县柳堡镇汪家庙的唐福同,从小就对泥土有着天然的喜爱,当别的孩子忙着躲猫猫的时候,性格内向的他就会从屋后池塘里挖出泥巴来,捏些小猫小狗的东西,自得其乐。

  很多孩子玩泥巴随着童年的流逝而不再,而这个爱好,却一直深深藏在唐福同的内心深处。

  家乡那些顽固的枣木墩儿曾经启发了唐福同的创业梦想,但心里有刀下无的困境让他困惑不已,2001年,唐福同南下千里来到扬州,边打工边跟着玉器厂、雕塑厂的的师傅学习雕刻泥塑,半年后,学有小成的他回到了故乡,开始从事整棵枣木干的雕刻,很快,凭着自幼的爱好和学来的技艺,他的枣木雕在无棣开始小有名气:精细的雕刻手法和粗犷的枣木疙瘩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他的小院里,记者看到他用整根枣木雕成的茶艺桌以及达摩像、雄鹰等,都形随心转、独具匠心。

  用枣木雕赚来的钱满足了基本的生活外,2011年,那个深埋在内心的梦想渐次苏醒了。

  “泥塑可以按组、按主题、按故事地反映、还原民俗,将日常生活中最普通最平常的事情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出来,”不善表达的唐福同提到自己的泥塑就立刻变得兴奋起来,“土是用的本地红粘土,晒干后打成粉,再用细筛子滤去杂质,加入水和糯米粉调制成泥胚,泥胚要放上一到两个月‘醒醒’,‘醒完’之后的泥胚就可以捏制了。”

  唐福同的作品,受南方师傅影响,其做工精细、神态逼真,又有鲁北农村艺术的夸张与生动。在这个八零后的手下,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鲁北农村生活生产场景,尽管没有经历过,但被捏得栩栩如生充满生活气息,一个个泥塑的人物场景,将过去得以还原和再现,将尘封的记忆重新唤醒!

  今年四月,唐福同受人邀请,在黄河岛用半月时间,用几十个人物的泥塑再现了徐福东渡、农村麦场打麦等主题。见过他泥塑的人,无不为他的技艺所折服。而无棣县旅游局也瞄上了这个小伙子的潜质,不仅研究想把他的泥塑火烧陶化以便保存运输,而且着力包装打造,想在5月19日的中国旅游日滨州主会场加以推广。

  唐福同对自己的作品还不是很满意,他正在努力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探求如何把雕塑技艺和本土特色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独有的雕塑风格。

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刘仕超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无觅关联推荐,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