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浩称滨州科研发展前途无量 对家乡情深意切
2014-01-24 08:23:00 作者:张炜 管林忠 李默 来源:滨州日报 我要评论
[提要]今年1月10日,滨州无棣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滨州引发了强烈关注,广大市民无不为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感到自豪和骄傲,也希望对他多一些了解。1月22日,本报记者专程赶到北京,对张存浩先生进行了采访。
张存浩寄语滨州日报与滨州科研工作者
张存浩相信滨州的科研前途无量
本报记者 张炜 管林忠 李默 本报通讯员 高士东 王颖
今年1月10日,滨州无棣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滨州引发了强烈关注,广大市民无不为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感到自豪和骄傲,也希望对他多一些了解。1月22日,本报记者专程赶到北京,对张存浩先生进行了采访。
86岁高龄的张存浩先生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对我们的问题对答如流,对几十年前的经历记忆犹新。
对故乡情深意切:无棣古城重建“很让人兴奋”
记者:您老家无棣的人们,最为您获奖感到自豪,您平时跟老家人还有联系吗?对无棣和滨州的最新情况还了解吗?
张存浩:说实话,由于目前我仍从事科研工作,时间很不自由,与家乡联系不是太多。这些年,仅回过两三次老家,老家的领导和同门几个侄子也来过北京看望我,对老家的了解多是通过他们。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父亲在老家段家村待了将近一年时间,和村里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可惜那时我在外工作,没有回去。近几年,通过各种媒体,对滨州和无棣多少有点了解,为家乡的经济发展有了很大进步而感到欣慰。尤其是滨州市正处在国家“黄蓝”两区发展的聚 集带,今后,随着国家好政策的实施,家乡的海洋化工、农业、工业等资源优势肯定会得到更大的发挥,我也盼着家乡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越过越幸福。
记者:当年您曾经为段家村解决了“吃水难”,您还记得这件事吗?
张存浩:当时老家的人们通过一个亲戚找到我,我就找了在天津无缝钢管厂工作的弟弟,他帮忙提供了一批无缝钢管。这也算不上一件大事。
记者:您曾经到家乡的鲁北企业集团做过指导?
张存浩: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去过鲁北企业集团两次,为企业做过技术指导。这家企业是循环经济的典型,前些天我获得最高科技奖时,鲁北企业集团也给我发来了贺电。
记者:2010年,无棣县投资25亿元全面实施古城重建项目,目前,吴式芬故居、老县衙、四城门、角楼等古建筑恢复工程加快推进,古城核心区初步建成,无棣古城即将对外开放。您听说过这个工程吗?
张存浩:真的吗?这很让人兴奋,什么时候建好?到时我尽量抽出时间,带着孩子回去看看。
对滨州的科研工作者语重心长:
必须吃得“苦中苦”
记者:就在前几天,滨州市刚刚修订了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大幅度提高了科学技术奖奖金金额。您如何看待这一举措的意义?
张存浩:这是件大好事,说明滨州市更加重视科技创新了。鼓励科技创新,除了提高物质奖励,更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还应该多走出去,与国内外的同行交流。
记者:对滨州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在科技研发方面您有何建议?
张存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科技意识、科技资源拥有量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不能采取与经济发达地区相同的发展策略。对于家乡的科技发展,我觉得,应采取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办法,不要急于求成。除制定符合当地的有效举措外,还要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推动这一原则,尽量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科研发展信心,争取先在具体点上有所突破,由点及面慢慢去发展,等以后科研的基础和支撑更牢固了,再迎头赶上谋求大发展。此外,引进人才时,不能只引进单个人,应该引进一个团队。相信,家乡今后的科研发展一定会前途无量。
记者:如今滨州特别重视创新的力量和作用,您如何看待科学研究中严谨与创新的关系?
张存浩:二者是对立的统一。严谨是一种工作态度,创新更多是指创造和新成效。对于科学领域的工作者来说,创新过程中要特别严谨,而严谨又离不开创新,离开了创新,社会就不会有发展。现在全社会都在倡导创新,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要严谨对待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离开了严谨,创新就会偏离大方向,有百害而无一利。
记者:您当年刚从事科研工作时,条件很艰苦,如今滨州作为欠发达地区,科研条件与发达地区也有不小差距,对滨州的科研工作者,你有何建议?
张存浩:与其他任何工作一样,艰苦奋斗的精神是科研工作者应该始终如一坚持的。滨州的科研工作者必须吃得“苦中苦”,紧密结合当地实际,量力而行,自力更生。
记者:能否结合您60多年的科学研究经历,为滨州的科研工作者讲讲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张存浩: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生不能有一点停滞,不进步就等于落后。在这一点上,一个人和一个国家一样,不进则退,退就要落后。人一生需要做的事、需要追求的东西有很多,千万不能满足,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那是非常危险和可怕的。对于搞科研的人来说,更得求不辍步,每天都要小心翼翼地去创造和学习,每天都要有新的发现和成果。科学研究必须持之以恒地努力和坚持。其中,有效的研究方法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平时要善于观察和实践,然后根据研究计划和方案去实践。实践中要勇于和别人交流,不能以保密为借口把自己封闭起来。任何人,离开集体智慧,仅靠自己的打拼,是成不了大事的。
寄语滨州青少年:
不要惧怕失败
记者:滨州有很多青少年也是“科学迷”,对他们的成长,您有何建议?
张存浩: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人。青年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当今社会,青年人和青年科学人才的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也很具有现实意义。我觉得现在的青年人,在具备一定的创业条件下,首先要坚定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其次是要勤奋好学、全面发展;三是要勤于实践、勇挑大梁。其中,个人素质是基础,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只要肯付出、肯努力,青少年会大有前途,发展的舞台会更广阔。在这里,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年轻人不要惧怕失败。在成长的过程中,失败是很正常的事,不要为一时失败而苦恼,应该只为成功去想办法。失败和成功有时相隔很远,有时就一步之遥。
记者:您父母共有11个孩子,有五位是科学家,您觉得成才需要哪些条件?
张存浩:成才不一定都成为科学家,我有些兄弟虽不是科学家,但他们在各行各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的作用也不小。我们现实中的每个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凡是社会需要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高尚的。整个社会的劳动分工,就像一台完整的机器,缺少哪个零件,机器都不能正常运转。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应当理直气壮地搞好本职工作。只要我们为了国家需要,努力钻研技术,认真劳动,都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说到成才的条件,这要根据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去分析,一般说来,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天赋,二是后天努力,三是要具备成功的心态。天赋是基础,努力是关键,心态很重要,三者密不可分。再大的天才不去努力,不去创造,也不会有所成就。
记者:您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孙辈,是什么教育理念?
张存浩:我更注重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不会强迫他们完成某个目标。
记者:您说过,年轻人应该无条件地接受爱国主义,您觉得当今应怎样让年轻人更好地接受爱国主义?
张存浩:对于年轻人来说,爱国是前提。时代不同,爱国主义的概念会不一样,但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论什么时代都是极为必要与重要的。只有政治思想过硬,青年人的各方面发展才有保障与动力。说到教育的方法,我认为有很多。除在学校进行必要的爱国知识教育外,还要通过网络、电视等有效载体,积极对爱国主义进行宣传,不断激发青年人的爱国情感,引导青年人在生动的对比鉴别中提高认识,帮助他们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使他们懂得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民族的情感,是一种极其深沉和高尚的情感。这样,通过不同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广大青年人奋发有为,报效祖国。青年人尤其要注意,不能用在集体里培养起来的本领去和国家讲条件,以一己之私去谋私利,这是非常不应该,也是最可耻的。
“不老”的秘诀:
兴趣和求知欲
记者:您如何看待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后的生活有变化吗?
张存浩:我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国家对科技高度重视,我个人更不敢怠慢。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发展,我们的祖国和民族才更有希望,才会更强大。第二,这个奖项其实应该属于我们单位全体成员,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就没有这个奖,我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了应该做的事。现在生活变化不算太大,还是该工作就工作,该学习就学习。要说有点变化,就是更忙了,主要是各方面采访和慰问的多了。
记者:作为一名86岁的老人,您仍然保有这么高的工作热情和能力,其中有没有什么“秘诀”?
张存浩:其实没啥秘决,兴趣和求知的欲望算是其中一个原因吧。从事高科技工作的个人和集体时刻都应保持满腔热情和求知的欲望,同时应具备愈挫愈勇和随时上进的能力。工作上、生活上,大伙在一个大集体里相互感染、相互促进,在实践中提升理论,用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实现了共同进步和提高。但是,不论个人能力大小,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最大的前提就是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记者:除了音乐,您还有哪些爱好,工作和生活是怎样协调的?
张存浩:除了音乐,我还喜欢中国古诗词。我国的古诗词博大精深,意境悠远,常常让人回味无穷,可以让人表情达意、畅抒胸怀。比如屈原的《离骚》、《九歌》和唐诗宋词中的佳句,我尤其喜欢岳飞的《满江红》、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等古诗词。说到工作和生活的协调,就是一句话:凡事以工作为重,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需要。
责任编辑:李丽娟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更多新闻:
- 春节期间长途客运"无压力" 订车电话24小时畅通2014-01-24 08:33:00
- 滨州年夜饭市场依旧火爆 半成品年夜饭悄然走俏2014-01-23 10:05:00
- 今日小年 杨柳雪镇敬老院迎来小义工演出慰问2014-01-23 17:28:00
- 违法群发短信广告 博兴破获全市首例“伪基站”案2014-01-23 17:52:00
- 液化气中掺混二甲醚构成犯罪 博兴警方抓获2嫌犯2014-01-23 17:49:0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