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王尔庄:打造“海蜇航母" 农民操盘全球市场
2013-12-08 22:58:00 作者:纪学敏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提要]一个曾经吃不上饭,娶不上媳妇的穷乡村,发展成了联动世界所有海蜇产销地的“世界海蜇航母”,一个小小旮旯村里的农民闯出了“全国海蜇第一村”。这就是沾化王尔庄,这个仅有374户村民的村子,如今经营着27个国家的38种海蜇品种,成为世界海蜇市场的“操盘手”。6日,记者来到王尔庄村,了解“王尔庄现象”的奥秘。
王尔庄村委会书记田明军(右)介绍,这个产自澳大利亚的海蜇长得像鸡爪所以,就被他们命名为大鸡爪蛰
加工厂获得了食品安全认证
即食产品包装
将海蜇调味包入袋
大众网滨州12月8日讯(记者 纪学敏 通讯员 张丽 陈方明)一个曾经吃不上饭,娶不上媳妇的穷乡村,发展成了联动世界所有海蜇产销地的“世界海蜇航母”,一个小小旮旯村里的农民闯出了“全国海蜇第一村”。这就是沾化王尔庄,这个仅有374户村民的村子,如今经营着27个国家的38种海蜇品种,成为世界海蜇市场的“操盘手”。6日,记者来到王尔庄村,了解“王尔庄现象”的奥秘。
卖水产找到金饭碗
沾化县冯家镇王尔庄村位于冯家镇西南方向十几里外,全村374户村民。上世纪90年代,这里满是盐碱地,土质差、没有水源,庄稼几乎没有产量。“说吃不上饭一点都不夸张。”王尔庄村支部书记田明军回忆说,当年村附近道路曲曲折折,地理位置偏僻,被大家成为“旮旯村”,“谁愿意到这犄角旮旯里来呀,小伙子都找不上媳妇。”
受冯家镇当地出海捕捞作业生产传统的影响,王尔庄人搞起了水产生意,起初卖点虾、小蟹子,随后卖起了海米。“我们曾经到全国各地推销海米,尽管挣钱不多,但也算是掌握了市场信息。”田明军告诉记者,村民在经营中发现,外地很多海产店和海产品市场上经营着一种叫海蜇的产品,这种产品比起保质期短、易变色发霉的海米,有保质期长、易储存、方便经营的优点,并且市场行情好。
1992年,渤海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蛰汛,看着成箱成筐的海蜇,被外地人以低廉的价格收购走,许多闯荡海产品市场的王尔庄人捕获到商机,他们合伙做海蛰生意。田明军就与人合伙将海蛰贩运到河南商丘,仅仅卖了18桶就收回了一整车海蛰成本,还挣了18000多块钱。
在田明军的带动下,王尔庄人放下顾虑纷纷搞起了海蛰贩运生意。蜇汛转移后,王尔庄人又来到青岛沙子口做海蜇生意。在这里,王尔庄人向当地人学会了海蜇加工,由原来收购成品海蜇,转为收购鲜海蛰加工,再转卖到北京、天津、上海及兰州、乌鲁木齐等城市。有的大户一年销售5万多公斤,当年就出现了20多个“万元户”,到了年底,全村就冒出100多个海蛰加工贩运户,1996年达到了300多户。
海蜇成为王尔庄人的金饭碗。“一般海蜇的生长水温是25度左右,7、8月份,我们在渤海湾,8到10月份,我们到胶东半岛,冬季到广东、广西,年底再到越南、缅甸、泰国等地方,总之,哪里有海蜇我们就飞到哪里。”田明军自豪地告诉记者,王尔庄人的海蜇生意做到全国沿海地区。
经历巨亏让王尔庄人放眼全球做生意
随着海蜇市场地不断崛起,王尔庄人的生意越做越大,但危机也悄悄降临。1998年,海蜇商以每公斤40多元成本收购加工海蜇时,行情一路下跌,甚至跌到了2块钱。“简直要命了。”村民王清民对那场惨痛的损失记忆犹新,“许多商户血本无归。”不过,打击并没有将王尔庄人击倒,痛定思痛他们开始经过对上海、大连市场的调查,结果发现是吃了不熟悉国际行情的大亏。原来,东南亚沿海出了大的蛰汛,许多韩国、日本渔贩大量往中国运销海蜇,致使国内市场价格大跌。虽然,生意赔了本,但是也把王尔庄的海蛰商户们打醒了。村两委一班人痛定思痛,决定再整旗鼓,向国际市场进军,掌握世界行情。
19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海蜇经营大户王书新通过济南一家水产品公司进口到半货柜印尼海蜇,他发现这批海蜇质量上乘,凭着多年的海蜇经营经验,他觉得肯定能赚钱。可是投放市场后,却没有出现预料中的火热场面,客户反响一般。王书新调查后发现,并不是海蜇本身的问题,而是市场和客户对来自异国的这些海蜇需要有一个认识过程,等大家适应后,肯定能出现销售高潮。果然不出所料,一段时间后,各地客户争相抢购这种海蜇,特别是上海等城市反响强烈,销量激增。这件事让王书新也信心大增,他决定立即到国外市场去闯闯,他申请到了到印尼的商务签证护照,到印尼后,他很快联系到两货柜海蜇头,运回国内销售,仍然供不应求。王书新又从印尼飞到当时正出蛰汛的孟加拉国考察市场。
王书新的成功,让王尔庄人看到了闯国际海蛰市场的希望,海蛰经营户纷纷出国开拓国际市场。
2000年,首批由该村党支部组织的海蛰经销大户5人拿到了越南和缅甸的商务签证护照。初次踏上异国的土地,他们简直惊呆了,近海的海蛰漂来漂去,多得渔民都不愿打捞。更令他们意想不到的商机是,当地人只知捕捞,不懂得加工技术,更不知道海蜇能吃,而且劳动力价格仅是国内的一半。就这样,他们通过中国使馆的两名翻译,雇上十几个民工,就地加工,随后装船运往国内销售。田明军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由越南运回国内的是1500吨成品海蛰。
以后的几年时间里,王尔庄人又把收购加工市场扩展到泰国、柬埔寨、缅甸、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又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墨西哥,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非洲的埃及,王尔庄人几乎跑遍世界所有产海蜇国家,哪个国家出现蛰汛,王尔庄人立即飞往哪个国家,雇用人员加工,以最快的速度运往国内,彻底解决了不出蛰汛的淡季问题,一年四季都是王尔庄经营海蜇的热季。
现在,这个村有100多名村民拥有越南、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的护照,王清民夫妻俩就都持护照,曾到过十几个国家。现在,王尔庄人坐上飞机去外国谈生意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
成立公司,变身国际海蜇市场的“操盘手”
可是远航总不会一帆风顺,田明军回忆起了2004年的一次遭遇,当时在越南有一个货值一千万元的海蜇加工单子,虽然村里去了不少人,但对方还是把单子给了广州的大公司。
“越南人说,我只跟大公司打交道。那个单子要是接下来的时候,最起码挣700万。”田明军介绍。
在越南收购加工海蜇的失败经历让王尔庄人如梦初醒,村里80个海蜇营销加工大户联合起来,毁掉了“小舢板”,开始打造“航空母舰”,2004年秋,他们融资1亿多元,注册成立了“中国王尔庄海产品有限公司”,对在外加工的海蜇按股分配,风险共担。王尔庄的海蜇经营户摇身一变,成为国际化公司的股东。
股东王清民说:“一家一户收过来,赚不了多少钱,现在做国外,都是大公司,动用的资金都是上千万,一家一户根本办不了,成立公司可以把资金合拢起来,和外国人竞争。”
公司的成立,又促使王尔庄的海蜇经营实现了升级,能够直接全方位影响“操控”国际海蜇市场。地处偏僻小村的王尔庄人开始成为全球海蜇市场的“操盘手”,王尔庄批发市场的价格决定着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海蜇市场价格和行情。“但决不可以任意抬升价格或压价,而是靠全世界海蜇的供求关系来影响价格。”田明军说。
走深加工之路,打造“海蜇文化”
6日上午11时,记者来到王尔庄海蜇专业批发市场,这片占地30亩的市场,共有80个商铺。其中质量最好的要数70号铺的渤海红绵蛰头,说着田明军搬下一箱打开给记者看,“这个海蜇有些泛红,所以叫红蛰头,这是三矾三盐的海蜇,45块钱一市斤,一箱子6斤沉。”随后记者又见识了泰国菠萝蛰、巴基斯坦鸡爪蛰、澳大利亚大鸡爪蛰、广东百花蛰头、墨西哥菊花蛰……世界各地的海蜇品种这里应有尽有。
如今的王尔庄依旧是那个距离乡镇十几里的小村子,却永远告别了吃不上饭、娶不上媳妇的历史,现如今,村里九成以上的村民从事海蜇生意,他们凭借着敢想敢干,打拼出了属于自己的市场。
按说现在该坐下来享受胜利的喜悦。可是,田明军与村两委一班人又忙活起来。“几年前,我们就在考虑市场的最终出路问题,我们不能光当‘贩子’,光靠买卖原产品出路不会太大,必须走深加工之路,向产品加工增值要效益、向产品科技含量要效益。”
“我们想着不能只是高档酒店有这道菜,大众餐桌上也要有。但是一般家庭不懂得怎么食用这种三矾三盐的海蜇,不是泡的没有味道了,就是咸的不能吃。”王书清介绍,如今村里有了两个即食加工厂,一个是隆旺,一个是鲁王尔庄,海蜇经过深加工以后,成为即食海蜇,既方便又美味。记者在隆旺水产品有限公司看到,这种深加工的产品包装非常精美,一包海蜇配有两包调味料,无需再自己清洗、切丝、配料,真正实现了开袋即食。
说起现如今的成果,田明军除了骄傲和激动,更多的是珍惜。“十多年的发展非常不容易,那时候条件非常差,在海边加工场地搭个棚子就将就住。”起初村里的交通都是土路,西边唯一一条柏油路还被压得坑坑洼洼的,第一次越南的商贩过来谈合作,一看路这么难以为上当了,好不容易接到村里才相信了。“今年政府投资380万元建设5.8公里的苏杨路,条件越来越好了。”
从卖海蜇,到卖产品,王尔庄人总是喜欢升级求变,如今又打起了“海蜇文化”的主意。“我们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还要建设一处星级“世界海蜇宴”酒店,吸引全国甚至世界各国游客来王尔庄品尝地道的各国海蜇风味,我们还要建一处世界海蜇博物馆,集中展示世界各国海蜇,打造世界独一无二的海蜇文化……”田明军说,这是下一步的目标,相信会很快实现。
责任编辑:李丽娟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更多新闻:
- 滨州燃热站谈供暖:用户私自放水影响供暖温度2013-12-07 15:09:00
- 滨州保暖裤进入销售旺季 部分“身份不明”2013-12-09 09:22:00
- 滨州蒲园新进“大摆锤”项目 元旦期间将营业2013-12-07 17:56:00
- 受大雾天气影响 滨州境内高速路8日封闭半天2013-12-09 09:08:00
- 滨州空气污染“破表” 部分客运班次停运2013-12-09 09:07:0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