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滨州新闻

沾化"淘金记"(5):千亩冬枣示范园 每斤多卖2元

2013-12-02 17:05:00    作者:王君彩 陈宏发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滨州_第一书记_省外事办_帮扶_沾化_淘金_冬枣_
[提要]修建村委办公室、更换新变压器、安装监控探头、挖池塘种藕养鱼、建设冬枣种植示范园、捐助爱心书屋、走访慰问困难户……由省委、省政府外事办公室派出的3位“第一书记”帮扶沾化县古城镇3个村庄,经过1年多的建设,不仅村里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提高了,村民更享受到了精神上的帮扶和关怀,党群、干群关系也更加密切和谐了,借用张家村80岁老人徐守銮的话说就是:“我们和书记就跟一家人一样,就差没在一个锅里吃饭了。”

沾化"淘金记"(5):千亩冬枣示范园 每斤多卖2元

 村子里干净整洁的柏油路

沾化"淘金记"(5):千亩冬枣示范园 每斤多卖2元

村民健身广场

沾化"淘金记"(5):千亩冬枣示范园 每斤多卖2元

  村里的爱心书屋

沾化"淘金记"(5):千亩冬枣示范园 每斤多卖2元

张家村80岁老人徐守銮称:和书记像家人

    大众网滨州12月2日讯记者 王君彩 陈宏发)修建村委办公室、更换新变压器、安装监控探头、挖池塘种藕养鱼、建设冬枣种植示范园、捐助爱心书屋、走访慰问困难户……由省委、省政府外事办公室派出的3位“第一书记”帮扶沾化县古城镇3个村庄,经过1年多的建设,不仅村里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提高了,村民更享受到了精神上的帮扶和关怀,党群、干群关系也更加密切和谐了,借用张家村80岁老人徐守銮的话说就是:“我们和书记就跟一家人一样,就差没在一个锅里吃饭了。”

  修建村委办公室,40年的老支书终于有了办公场所

  11月19日,记者来到省外事办下派的3位书记帮扶的古城镇3个村,省外事办制证中心副主任,西辛村“第一书记”张金岭介绍,首批“第一书记”们在各村修路、建设村委办公室等完善了村里的硬件设施,为第二批来帮扶的“第一书记”们打下了基础。在西辛村,记者看到干净整洁柏油路和用砖铺成的巷道将村子分割成整齐的四方块,道路两旁栽种的都是枣树。今年65岁的村书记李金平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路坑洼不平,一下雨经常有车陷坑里翻了车,“第一书记”来了之后,修了路胡同里都铺上砖,“现在见不到空白路面了,出门不用踩泥了。”

  村里的自来水管年久失修经常跑水,水跑的太多了,水费涨到4块多钱一方都不够,为此村民们很不满。“第一书记”来了之后,筹集资金5000多元,加上村民自筹,更了换新水表和管道。去年新建的村委办公室,今年做了粉刷和装饰,现在已经投入使用,村委办公室东边就是村民健身广场,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在西辛村村委办公室内,记者看到雪白的墙面,平整的吊顶,还有全新的办公桌椅。李金平说,“第一书记”没来之前,村里因为穷都没有正式办公场所,开会就去他家里,“我干了40年书记,终于有了自己的办公室。人们去村委开会,一进屋心里就舒坦,另一个滋味。”

  说起村里的变化,感触最深的是71岁的老党员张福祥,他外出10余年,这次回家来看看,都认不出自己的村来了,“走的时候啥都没有,这柏油路多好,村里也整洁了,这变化真是好啊。”

  更换变压器,电扇转起来了

  西辛村只有157户人家300多口人,村民家里大部分都是种植冬枣,有的村民自家建了气调库储存冬枣。这样一来,村里原来30KV的老旧变压器经常超负荷运转,因此村里时常发生断电事故。8月12日,村里的老变压器又罢工了。天气炎热,很多老人热的犯了病。李金平很着急,第二天就给“第一书记”打了电话,书记们连夜召开了两委会定方案,最终确定:不管资金从哪里筹,明天必须换变压器。

  8月14日下午3点,新的100KV的变压器更换完毕。“村里户家的电器能正常用了,一样的灯泡觉着都比以前亮了,电风扇在同一个档上转的也快了,”李金平说。村民李忠星家里有冬枣气调库,存了2万斤冬枣,他告诉记者说:“往年到了10月气调库都拉不起来,经常跳闸,换了变压器后可稳定了,一回也没跳闸。”

  虽然西辛村更换了新的变压器,但是3个村庄都面临着供电线路老化的问题。情况比较严重的西新村,在9月份就进行了低压电网改造,“第一书记”协调了1.5万元资金,村里群众自筹部分资金,更换了刷卡式新电表和入户的送电线路,“电改前后,村里召开了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会议,向村民公开账目,接受监督,”李金平说,这样一来,群众心里的疑虑打消了,更了理解和支持村委的工作了。

  张金岭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在3个村子里开展主线电路改造,更换老旧电杆,安装路灯,让村里百姓夜里出门也亮亮堂堂。  

  捐助爱心书屋,帮扶困难户

  在西辛村的爱心书屋里,记者看到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图书,有孩子们喜爱的唐诗宋词,也有年轻人爱看的小说,还有生活类的以及科技致富类的图书。这些图书,是今年六一之前,外办的“第一书记”们协调德国安顾保险捐助的,安顾保险捐助了3000册,加上外办捐助的2000册,包括西新村在内的3个帮扶村都建起了自己的图书室,并且统一购置了书柜、书桌和凳子。六一节来临,“第一书记”们不忘给孩子们准备礼物,协调资金9000多元,买了70盏护眼灯,3个村里的小学生人手一盏。

  为了迎接党的生日,3位“第一书记”联合各村委干部,开展了“迎七一重温党的生日”活动,“第一书记”带头,宣讲了党的历程,3个村党员们和大学生村官一共50人参加了活动,大家一起交流民生,探讨村里下一步的发展计划,“第一书记”们为每位参会人员赠送了保温水杯。说起这件事,李金平记忆深刻,“以前开会村里党员就没来全过,这次都来了。这都是书记们打下的基础啊。”

  为了切实做好帮扶工作,省外办发动全员干部职工捐助,成立了专门的帮扶资金账户。今年9月份,省外办副主任马少通和李荣来到3位书记的帮扶村,走访困难群众。3个村16户困难户,每个户家都走访到了,为他们送去了总值8000元的慰问金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进了群众的心里。西辛村困难户李秀儒患有肺气肿,老伴李树梅患有脑血栓,家里的收入就靠几亩地,两人看病吃药花费不少,李树梅七八月份刚住了院。“家里条件不行,这不李主任他们来看俺了,带了米面油不说还给了钱,”李树梅说,一家人都欢喜的了不得。

  挖池塘种藕养鱼,依托古城开发致富

  西辛村北边有45亩低洼盐碱地,为了发展村里集体经济、同时彻底帮扶困难户脱贫,“第一书记”在那里开挖出了3个鱼塘和2个藕池,一个池子大概9亩水面,按照每个2000元的费用向外承包,就能给村集体保底增收1万元。“村里有个贫困户张福顺,家里房子都没有一直在外打工,孩子上大学回来后只能住在亲戚家,村里打算将鱼塘承包给他,”李金平说,张福顺有养鱼的经历,鱼塘的房子正好让他们爷俩有个住处。

  记者在现场看到,鱼塘和藕池已经开挖好,还建好了养鱼人的住所。张金岭告诉记者,古城镇正在搞古城建设,为了迎合大的古城建设背景和环境,鱼塘在前期投入11万的基础上,还会进行更进一步的完善,建设成旅游观光垂钓于一体的综合式区域。

  安装治安监控 保障群众安全

  在外办“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沿着干净整洁的入村柏油路,记者来到了张家村。为了发展集体经济,村北的15亩盐碱洼地也被挖成了池塘,村里准备把池塘承包出去,增加村集体收入。张家村是个小村子,村里只有一个十字路口,站在路口中间,一眼就能望见村子各方的尽头。省外事办机关服务中心副科级干部,张家村“第一书记”刘政告诉记者,张家村只有这一个十字路口,两条街。“村里住的大多数是老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挣钱了,”刘政说,为了保障村里的安全,他们在这个十字路口处安装了治安监控,在村办公室配备有电脑,能随时监控到村里的动静,确保了全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个村子安装监控外办协调了3万元资金,这些资金是外办协调韩国企业给捐助的,对方一共捐助了5万元,另外2万元用在了西辛村更换变压器上。“我们帮扶所做的工作,都充分体现了外办的特点,调动了各种外事资源,”张金岭说,他们计划在12月中旬去韩国济州岛参加东北亚农业交流项目,让群众走出国门去学习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考察农业项目,“引进外资,走出国门这是我们外办最大的帮扶特色。”

  张家村原来就有村委办公室,现在修起了外围的院墙和大门,办公室内外也被粉刷一新。“第一书记”刘政正在给记者讲解张家村的帮扶情况时,一位老太太拄着拐棒从红砖铺就的平整伙巷里往外走,远远的就冲我们打招呼,“刘书记,你们家里去玩吧。”刘政立即上前去扶着老太太走到伙巷头,“这是村里的老人了,叫徐守銮,”刘政说,老人是外办帮扶的村里困难户,她老伴有哮喘天一冷就不能出门。

  徐守銮老人今年80岁,她告诉记者,以前身体不好,也不敢动弹,现在路好走了,没事她就出来逛,走动走动。说起村里的变化,徐守銮老人直感谢书记们,“走到哪里都铮亮,多亏了这些同志们。”老人告诉记者,前段时间省里来了领导亲自去家里看望她跟老伴,还送了米和油还有钱,平时书记们没少去家里坐,问叨有什么困难,“同志们照顾的好,感谢你这些人们啊。”临走,老人热情的要拉着书记们去家里坐坐,书记们则叮嘱她一定照顾好老伴,天冷了就不要让他出门了,她转而笑着跟记者说:“我们和书记就跟一家人一样,就差没在一个锅里吃饭了。”

  建设冬枣示范园科学种植,每斤冬枣多卖2元钱

  说起带领村民致富,外办的“第一书记”们充分结合了帮扶村的特点,丁家油坊村是古城镇唯一的一个无粮村,全村家家户户种冬枣,群众的收入也全靠冬枣。省外事办的“第一书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联合滨州市科技局在村西北的枣林里建设了百亩冬枣示范园。去年建成的百亩冬枣示范园,尝到了甜头的农民纷纷要求扩建,今年冬枣示范园的规模向千亩的目标迈进,又新增加了4套泵房,以丁家油坊村的百亩示范园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班家村、徐王村的冬枣也纳入了示范园一体化的管理中。

  在该村的冬枣示范园门口,记者看到一块“ETS生物技术科技示范工程”的牌子。省外事办机关服务中心正科级干部,丁家油坊村“第一书记”韩开军告诉记者,这个工程是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冬枣生产全程可追溯,枣树用的肥料是液体有机肥,药物是生物药,都是由滨州市科技局指定或者提供,示范园内所有枣树统一进行精细、科学的管理,从源头上保障了冬枣的绿色品质,今年的冬枣节枣园评比中,这个枣园被评为了金奖园子。

  正在说话间,一位农村妇女向我们喊道:“来采访了,采访采访我吧。”原来她是丁家油坊村的妇女主任范美丽,得知记者来采访“第一书记”,范美丽打开了话匣子,“书记没来时,村里的路都进不来人,车更没法进,家家户户厕所、粪堆、柴堆建在门口的路边上,”她说,自从书记们来了以后,修路挖沟、粉刷院墙、清洁环境,村民的厕所也弄到家里去了,环境大变样,村里干净了人看着心里也舒坦。

  记者跟随韩开军和范美丽沿着林间小路查看示范园建设情况,一排排冬枣树整齐排列,每排枣树下面都有一根管子,韩开军说:“这根管子既可以用来进行地灌、施肥、打药一体化操作,泵房一开动,打开管子喷头就不用管了,科学又节省成本和人力。”在枣林的中心处,记者看到有QS环境监测站和监控摄像头,“通过监测站和摄像头能够随时监测枣园的风、温度、湿度、和病虫害等情况,科技局就能根据从电脑里看到的情况进行实时的指导。”

  对于冬枣示范园的好处,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范美丽。她家有10亩枣树,有3亩多是在示范园内。“园里的枣不打激素上生物肥,皮又薄又脆品质好,红的早抢了先,卖的价钱好,”范美丽说,去卖枣的时候,商贩都抢着要丁家油坊村的枣,“别处的枣卖6块、6块5,我们的就能卖到8块5。”她家示范园内的3亩多冬枣卖了3万块钱,虽然今年产量少,收入可没少,“今年真是得到实惠了,也省劲了也卖钱了。”她家的另外7亩不在示范园内的枣树,今年直接没结果,“自己管理的就是不行,示范园的大丰收了,”范美丽表示明年要把示范园的技术用到她家剩余的7亩枣树上。韩开军说,下一步要充分利用冬枣示范园,走合作社化的路子,探索实现村集体增收的目标。

初审编辑:陈宏发
责任编辑:李丽娟

新闻热线:0543—3077555   新闻邮箱:bzdzw@163.com   滨州大众网友qq群:194643818  拍客群:134474533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无觅关联推荐,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