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法之枫 |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之多元化解

2025-03-17 10:48:20 来源:  作者: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金融纠纷也呈现出数量增多、类型多样、案情复杂等特点,传统的诉讼解决机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消费者、金融机构的需求,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应运而生。

  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的途径有哪些?

  协商解决

  双方直接沟通,寻求共识,适用于争议较小、双方愿意自行协商的情况。

  投诉解决

  由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来处理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的纠纷,程序简便、无相关费用。

  调解解决

  由人民调解、行业调解、法院特邀调解等第三方调解组织协助双方达成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可根据需要申请司法确认、出具调解书或申请赋强公证等。

  提请仲裁

  双方同意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的,由仲裁员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程序相对灵活。

  申请执行证书

  对于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可直接向公证机构申请出具执行证书,程序用时较短。

  向法院起诉

  通过法院解决纠纷,但诉讼程序复杂、周期长、成本高,如财产案件会根据诉请金额2.5%-0.5%的比例分段累计计收诉讼费,对当事人尤其是金融消费者而言负担较重。

  金融消费作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环,如何高效便捷、成本低廉地解决金融纠纷呢?

  为提高金融解纷质效,2024年9月,滨城法院成立金融法庭和滨城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通过整合调解、公证、仲裁、诉讼等多种方式处理金融纠纷,为当事人提供多层次、多渠道、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当遇到金融纠纷时,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可以首先尝试协商,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或金融调解组织寻求帮助,这些机构通常会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帮助消费者和金融机构达成和解。对达成和解的纠纷或案件,可以根据需要向法院申请出具调解书或申请司法确认,也可以向公证机构申请赋强公证,最大程度降低解纷时间和金钱成本。

  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小案例

  ——信用卡欠款起纠纷,线上调解化矛盾

  今年2月,滨州市金融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收到某银行滨州分行申请调解的信用卡纠纷50余件。王女士是该批案件当事人中的一位,王女士在2018年申领了某银行滨州分行的信用卡,期间一直按时还款,后因家中老人生病,无力还款,造成逾期。调解员在与其沟通后,向其阐明了利害关系,普及了信用卡欠款不还面临的法律责任及形成不良征信记录的后果。经沟通,王女士有强烈的还款意愿,但因目前经济困难,欠款无法一次性还清。在了解了王女士的困难后,调解员协商银行为其制定了个性化分期还款方案。考虑到王女士照顾生病老人无法到现场,调解员组织当事人进行了线上调解。银行为王女士减免了部分利息,双方就欠款金额、分期期数达成一致并签订了调解协议,后向法院申请了司法确认。

  该批信用卡欠款纠纷案件中,像王女士一样非恶意逾期且有还款意愿的当事人占多数,调解员通过电话方式与其他26名信用卡使用人取得联系,集中利用两天时间批量线上调解,18名当事人与银行签订调解协议,法院均依法予以司法确认。

  法官提醒:

  现今,信用卡消费已成为日常消费的常用形式。然而,持卡人在享受信用卡消费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该自觉遵守诚实守信原则,坚持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按时偿还到期欠款,否则不仅会产生高额利息,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个人征信,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若符合恶意透支等特定条件,可能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需承担相应刑事责任。建议及时与银行沟通,避免法律风险。

初审编辑:卢志强

责任编辑:纪学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