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区民政局:聚焦老年人“三边”服务,探索打造“心安养老”品牌

2024-06-27 14:45:02 来源:  作者:

  大众网记者 卢志强 郭峰 滨州报道

  滨城区民政局聚焦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三边”服务,探索打造“心安养老”品牌,充分融合资源、项目、平台、信息化等要素,加快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医养融合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滨城特色的“小城市大养老”服务格局。

  聚焦老年人“周边”,多渠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

  秉承“哪里有老年人居住、养老资源就向哪里聚集”的理念,系统整合社区、物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将医疗卫生、看护照料、家政等专业服务向家庭延伸。打造“党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物业“距离近”“人员亲”“硬件足”等优势,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全方位服务,切实提升住宅小区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多样化水平。

  构建“政府搭台、村居承办、居民互助、个人自愿、社会参与”养老服务模式,在全区范围内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逐步形成了“企业+社区”合作、自建“孝善食堂”、“农村幸福院+孝善食堂”、“餐饮公司+社区孝善食堂”等多种建设运营模式,助餐服务不断向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区建成孝善食堂、老年助餐点共计七十多个,有效解决了老年人的“吃饭难”问题。

  聚焦老年人“身边”,打造“自助+互助”养老模式

  研发“惠润银龄、颐养滨城”居家养老照护服务系统,通过线上平台建立工单、发起定位、上传照片,实现服务过程实时监管。系统为每位被服务老年人定制专属“二维码”,人员基本信息、民政政策及被服务内容实现“一屏清”,照护服务水平得到跨越式提升。该系统自上线以来,累计纳入服务对象2000余人,服务10万余人次,形成了“天上一片智慧云,地上一张服务网”的养老格局。

  依托社区党校、物业活动室等阵地,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等方式,针对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及其家庭成员,开展健康护理、慢性病康复等培训,提升老年人“自助”“互助”养老能力。在城市小区,招募“阳光使者”,开展“幸福来敲门”行动,鼓励居民之间、邻里之间互相帮扶,不断提升互助“温度”。在农村地区,扎实推进幸福院建设,发展以互助养老为主、专业化养老服务逐步介入的养老服务模式,鼓励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参与养老院日常做饭、洗衣、清洁等工作,提倡老年人相互帮扶,营造老年人互帮互助温馨氛围。

  聚焦老年人“床边”,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全面筛查摸排老年人需求,为老年人制订10个类别、53个小项的“个性化”改造方案,根据需求提供“私人订制”服务。截至目前,已为二千多户60周岁以上经济困难及失能老年人进行免费居家适老化改造。

  积极引进阳光社工、海燕社工、众智社工、荣心社工等7支社工队伍,结合农村幸福院盘活等工作,广泛开展帮扶活动。针对部分老年人记忆力差等特点,向老年人详细讲解适老化改造设施和辅助器具使用、维护、保养流程,针对部分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生活需求,主动协助完善必要生活设施,切实增强了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让老年人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