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峰
大众网记者 卢志强 郭峰 通讯员 李靖霄 滨州报道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滨城区人社局坚持以促进就业、助力创业为重点,落实“微就业”“微创业”“微技能”“微服务”四项举措,创新打造“心安就业”特色品牌。
聚焦“微就业”,实现新时代下的灵活就业
2023年以来,实施“公益性零工市场+社区微工厂”的灵活就业服务模式,让就业服务更加贴近基层、服务群众,进一步释放社区就业潜力,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劳动、社区群众就业增收的良好氛围。持续推进社区微就业工作,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就业服务就近办”专项活动46场,达成意向就业人数4800人,全区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71人,带动更多人在家门口顺利就业。滨城区作为全市唯一县区,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就业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城市、山东省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提升重点推进城市。
聚焦“微创业”,实现以小成本成就大梦想
当前,微创业成为许多怀揣创业梦想者的新选择。滨城区乐钓人渔具有限公司成立初期,便与三河湖镇石家社区王素先村微工厂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展垂钓用品研发及生产销售。通过密切合作,该公司逐步创立了“乐钓人”渔具品牌,建成王素先垂钓用品培训基地,既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又为公司找到了全新发展路径,实现了双方互利共赢。杨柳雪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共富合伙人”项目,创新实施“村党支部书记共富直播间”项目,探索手工老布鞋、多肉、紫小麦、水果玉米等特色农产品的直播带货,让村党支部书记变直播达人,提升社区村居就业消纳力,开启了直播助农新篇章。先后选树滨州融达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赵立立、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赵福国等一批百姓身边的创业典范,通过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推动形成崇尚创业、褒奖创业、竞相创业的良好氛围。
聚焦“微技能”,实现以技能提升促进就业
积极搭建“微技能”培训平台,依托杨柳雪镇西新庄、周集等“社区微工厂”,采取周末小课堂、培训夜课等多样化形式,以“前期讲解、中期实操、后期测评”方式开展教学,打造“技能培训+就业”全链条服务体系。统筹各方资源,在社区、村居举办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家政培训、育婴师培训等“社区微业”培训活动,通过“微技能”培训模式,为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大龄人员持续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对接,更好的促进就业。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微技能”培训14场,带动28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聚焦“微服务”,实现多方位服务就业新模式
依托零工市场微工厂,运用“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加强岗位宣传推介,为家门口失业人员开展就业服务。2024年以来,开展直播带岗活动14场,推送岗位9728余个,观看人数达3万人以上。在线上开设“零工市场促就业”专栏,累计发布招聘信息约2万余条,不断完善信息统计、岗位供给、政策咨询、职业培训、用工登记等“全链条”就业服务,助力劳动者在零工市场和社区微工厂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持续加强用工指导和劳动法律法规普法宣传,协调专业律师团队在零工市场设立维权驿站,为劳动者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各项权益。
滨城区人社局将始终以“就业优先、民生为本”为主线,采取更多务实举措,高标准打造“心安就业”品牌,促进城乡居民“家门口”就业创业,为“心安城市”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