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蓄能 “工献”未来 滨城区总工会打造“心安工献”品牌

2024-09-14 16:51:05 来源:  作者:

  大众网记者 卢志强 郭峰 通讯员 李靖霄 滨州报道

  滨城区总工会紧紧围绕区委“1+8+N”的重点工作推进落实体系,立足“平安是基,心安是魂”理念,用改革逻辑推进“心安城市”建设,以“心安城市”建设成效赋能职工生活品质提升,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篇章扛牢滨城担当、贡献“心安”力量。

  党建引领,效能跃升。建设惠民品牌工程,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在城区步行街千余家商户中甄选120余户优质服务合作商家,形成政府支持、工会主导、街道联系、工会会员特约服务商家参与的工会惠民品牌工程。成立党员服务队,宣传工会惠民政策。探索工会与优质商家合作新模式,通过齐鲁工惠APP平台开展各项惠工活动,共计为职工落实优惠合计百万余元,参与人次十万余人。加强基层工会组建,为新业态工作者提供保障。重点聚焦新业态工作者、大货车司机等群体入会,着力加强“小三级”工会建设。实施全区物流和货运领域建会攻坚行动,吸纳新业态会员2000余名。

  多措并举,风险筑堤。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加强就业精准帮扶。加强就业市场供需衔接,多方拓宽就业渠道,倾力打造多功能一体化就业服务人才市场,开展线上线下多场招聘会,共200余家企业参加,达成意向就业2000余人。开展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满足职工生活的安全感。吸纳职工医疗互助会员24616人,为300余名职工申请困难帮扶、大病救助等慰问金,救助慰问一线职工、困难职工、模范、先进职工等240余人,发放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等救助金及慰问金共计43.5万余元。聚焦微治理微服务,建设零工市场“心安细胞”。以滨城区梁才街道零工市场为试点,探索打造“劳动安心、就业省心、劳动放心”一站式服务模式,有关经验做法获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巨晓林的签批肯定。

  法治护航,保障权益。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和谐劳动关系。根据发挥集体协商专职指导员作用做好集体协商工作的有关文件要求,5月份开展“集中要约”行动,全区签订企业工资(薪酬激励)集体协商“一样本两指引”共38家,覆盖职工3900余人,签订技术工人薪酬待遇集体协商共18家,覆盖职工5998人。夯实多元调解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入驻区“一站式”矛调中心,落实案件协同办理,调解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10件次。开展“法律体检”,源头化解劳动争议。组织专业律师团队深入企业开展法律体检,为企业提供整改建议,服务企业36家,发现规避法律风险问题70余件。

  温暖心灵,阵地赋能。完善服务体系。高标准打造干部职工赋能中心,建立区、镇街、社区(企业)三级网络服务模式,打造慧心服务站点36家,构建全方位干部职工心理关爱体系。广泛开展测评。联合区委组织部,开展滨城区干部职工自我适应性普测问卷,为滨城区干部职工、教体局、司法局社区矫正对象、科技工作者、居民等提供自我适应性测评,累计完成8万余人次。开办心理课程。为干部职工组织心理健康沙龙、讲座、团辅、专家活动共计108场,开展中小学学校活动共计70余场、“阳光赋能,爱我爱家”行动家庭课堂、热辣滚烫健身训练等10类公益课程130余场,接听95013—0543和青少年心理帮扶热线200余次,服务个案咨询30余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