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爽
责任编辑:卢志强
大众网记者 卢志强 张鹏 通讯员 王袁 滨州报道
为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激活乡镇(街道)内生动力,滨城区委编办着眼乡镇(街道)自身发展主导优势和目标,因地制宜优化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聚焦可行性,画好申报“全局图”。各乡镇(街道)的机构设置申请事项,需按照管理权限分别向区委编委或区委编办专题申报。申请事项报告需以党(工)委名义行文,机构设置申请材料应当做到理由充分、依据清楚、意见明确。设立机构申请报告应包括:设立机构的政策依据、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发展规划,具体机构名称、性质、规格、编制数、领导职数、经费形式、职责任务等内容。并提供涉及申请事项的党(工)委会议纪要、与机构设置事项有关的政策文件等,确保申请事项有据可依。
抓牢审核关,牵好评审“牛鼻子”。在乡镇(街道)陈述申报意向的基础上,进行受理登记并及时开展评审工作。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双联”工作领导小组,全方位深入乡镇(街道),分时段集中开展专项“机构审核+评估问效”工作。为确保评审结果更加精准,“双联”工作领导小组采取“123”评审模式(“1”:评审队伍相对稳定;“2”:评审小组相对稳定、评审对象相对稳定;“3”:评审人员专业化、评审沟通制度化、评审结果精准化),对前期乡镇(街道)机构的设置进行专项审核评估,并对后期机构运转情况进行评估问效,确保以“审”促优、以“评”促改,推进乡镇(街道)走特色发展之路。
聚焦差异化,落好特色“关键棋”。乡镇(街道)结合自身区位条件、主导产业、资源禀赋、自身发展主导优势等情况提出机构设置意见,形成一乡镇(街道)一重点、一乡镇(街道)一特色的镇街机构设置模式。围绕乡村振兴,强化其特色职能,最大限度满足乡镇(街道)差异化发展需求,构建功能明确、权责清晰、结构优化、运转顺畅、治理有效、服务便民的乡镇(街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初审编辑:张爽
责任编辑:卢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