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董姝婧
责任编辑:李丽娟
为营造更加优质、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环境,滨北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创新推行“党建+公益”治理模式,聚焦提升服务质效,盘活利用各类社会资源,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完善便民体系,打通便民服务的“神经末稍”,让服务对象咨询有门路、办事更便捷、体检更舒适,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便民服务格局。
支部建在窗口上,激活政务服务“新引擎”。今年,滨北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创新政务服务新模式,成立“便民服务党支部”。党支部从突出实效、打通堵点、排忧解难等方面入手,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在做好常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把窗口业务的政策解读、窗口业务如何衔接、优化便民服务建议等纳入活动内容,进一步凝聚共识,消除窗口业务壁垒,优化完善便民服务机制。今年以来,共组织党员开展政策解读宣讲12次,提出合理化建议13条。
党建引领服务,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在支部的引领下,推行便民服务事项“百事通”码上办,把为民服务的各项事项编制成《滨北街道便民服务百事通》小册子,发放到每个网格便民服务站点上,同时编制成“码”,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方便群众线上线下咨询查询。实施了“百姓事”微心愿认领项目,通过主动对接,由辖区东营银行滨州滨北支行为大厅配置了20幅不同度数的老花眼,方便办事群众使用。针对服务对象对网办“不了解、不会用、不敢用”的难题,便民服务党支部开展“爱心不闲置,闲置手机做公益”活动,募捐了4部安卓系统手机,成立“爱心掌上办”服务窗口,由帮办代办工作人员帮助服务对象熟悉网办流程,进一步优化“网上办事区”服务效能。
便民服务百事通
公益汇聚力量,打通便民服务“神经末稍”。街道在城区人群密集区,设立“梧桐树”大爱公益驿站,由两名社工做好日常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招募公益志愿者,做好便民政策宣传。每月18号的“便民服务帮帮日”,居民可以在这里享受到免费理发、免费磨刀、义诊、义演等服务。并把公益活动延伸社区、小区、村居,将免费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目前,街道组建各类公益服务团队11支,志愿者达300余人。街道还成立了3支线上“帮帮公益团队”,志愿者遍布40多个小区和30多个村居,逐步形成“网格员+志愿者”的全覆盖帮办代办队伍,打通帮办代办的“神经末稍”,形成了群众有需要,身边有帮办的和谐氛围。
初审编辑:董姝婧
责任编辑:李丽娟